孙正义挖来的谷歌大牛现在要给阿里云做帮手

孙正义马云谷歌作者 小白不菜

【听杨姐说】

如果几年前能够早点知道日本的云市场竟然最后要交到阿里巴巴手上,不知道Nikesh 还会不会从Google辞职。

Nikesh Arora是孙正义前几年从Google挖来的一个大牛,全名叫Nikesh Arora,当时是Google的首席商务官,也是Google公司薪酬最高的人,因为他一手建立起了Google的商业帝国。当然,挖人是残酷的,孙正义他老人家给了Nikesh Arora更高的年薪——每年1350万美元,担任日本软银公司总裁兼COO,职责是负责把软银的电信科技带到全球。

但是,这个孙正义花了大价钱请来的大神,将要帮阿里云拓展日本乃至亚太市场了——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和日本软银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在日本设立数据中心。日本软银负责市场销售、服务等等,阿里云则负责云的技术和服务。而此前的4月份,阿里云刚刚进入韩国。

如果我没猜错,接下来我们多半会看到阿里云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成立合资公司——这就犹如2012年EMC进入中国时是跟神州数码成立了合资公司一样,由神州数码做渠道销售、市场和服务等一系列本地化工作,EMC在其后提供技术服务。

如果我再没记错,今年年初马云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曾列出了十年规划:近几年是电商,20172019是金融,20192021是阿里云,再接下去是菜鸟和跨境贸易。

我觉得这件事值得注意的是两点:第一,日本软银即使是在日本叫卖阿里云的服务,使用的也是“阿里云”的品牌。第二,大家要注意,在这件事上阿里云的竞争对手是谁。

为什么是日本

进入日本市场,显然跟孙正义有很大关系,但公正地说,我个人认为孙正义这个老油条之所以引入阿里云,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技术方面,阿里已经领先日本——孙正义又不傻,难道自己能干的事会让给马云赚钱么?

我估计孙正义也是看到了去年双11时候阿里云搭建的那个全球最大的混合云,达到了每秒14万笔的交易“创建峰值”,以及每秒钟8.59万笔的“支付峰值”——当时的新闻稿里是这么写的:……阿里自研的金融级海量数据库OceanBase承载了100%的双11核心流量,这是中国首个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也是全球首个应用在金融业务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

相比之下呢,日本电商发展缓慢——话说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全部的原因我没法一一列举,但至少有一个是,日本擅长制造,电商并不发达——超市便利店太发达,出门几步就有小店,所以电商并未崛起。扯远了,回来回来哈。

但就是在电子商务并不发达的情况下,日本产业的IT市场规模其实也还不小。据IDC预计,到明年日本的IT服务需求市场将达到35亿美元。

其实,日本也算是企业IT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市场之一,在传统IT布局的那一轮里,日本公司是业内领先的一批——当年的日企可是精细化管理的标杆,所以到现在,这些企业基本也意识到了云计算的大势所向,云计算转型的需求旺盛。

也正因为如此,亚马逊和微软都已经在日本市场布局多年,现在阿里云进入市场。在全球看来,可以看出全球各个成熟市场都出现了3A的声音——AWS、Azure和Aliyun,市场格局不但在市场份额上得到了体现,还在具体的市场竞争上看到了。

当然,阿里巴巴有软银的关系,自然是不用白不用,这个策略能够帮助阿里云迅速打开日本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同时也能为日本企业提供更本地化的服务——软银应该是日本现在市值第三或者第二高的公司,在日本互联网圈基本处于一家独大的情况;孙正义也是个颇为神奇指哪哪发财的人物——阿里云和软银牵手,自然是希望在亚太市场上先拿下市场老大的位子。

如果没有理解错,阿里云这个做法其实就是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做快速的圈地运动,以图规模最大化效益——众所周知,云计算该做的就那些工作,除了上层应用软件、语言有所不同,在技术上有些门槛外,在商业模式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像制造业的法则:规模效益至上,客户多就会平摊成本,凸显效益。

那么第二呢(这个反射弧有点长哈)——当然是因为孙正义还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让阿里巴巴赚的钱,不是最终仍然可以分一杯羹么?总比让亚马逊和微软挣了好,对不?

一张网搞定

如果不是中国互联网公司这么多,如果不是中国的用户这么多,阿里云不可能跑得这么快对吧——看看阿里的财报,2016年Q1阿里云的增速是175%。德意志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以2015年营收计算,阿里云营收规模已经超过Google云计算业务,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组成全球云计算第一阵营。

在这样的规模之上,走到全球市场是很自然的选择——云这个玩意本来就是以规模优势来求生存、求利润的。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玩“云”的公司,都是全球性扩张。这有点像军备竞赛,客户多了就需要更大的云,新的云建好了又需要更多的客户……

看,阿里正是这么玩的:上个月,阿里云刚刚公布跟韩国第三大跨过企业SK集团达成合作,进军韩国云计算市场。此前,阿里云已经在美国、香港、新加坡设立了数据中心,大疆创新、飞利浦、施耐德、大拿科技等企业正在使用阿里云遍布全球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内,阿里还与新加坡电信、Intel、电讯盈科PCCW等进行合作,为全球企业提供符合区域市场习惯的本地化服务。阿里云节点但是,这里面其实也不太一样,比如说有的地区是合作模式,比如说香港,你怎么重建数据中心——那么小的一块地方,且香港那个地界热得要命,也不利于散热,所以估计大多数公司都是租用数据中心。

当然,采用什么模式也要跟当地政府的政策态度有关,北京就不鼓励再兴建数据中心,因为北京缺水啊——腾讯的数据中心原来不是在深圳么,后来又在天津建了一个,离北京近,且离水近,基础设施齐全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高能耗产业啊,没政府支持闹着玩的呢。所以太阳能好的、冷的地方,大多比较适合。

不过数据中心这玩意还有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就是你建的地方是偏远的、冷的了把,这部分散热的钱是省了,但是数据传输……等等一系列的消耗又高了,而且员工还不爱去……还好,杨姐是码农,不是搞云计算的哈,要不就没时间跟大家聊天了。

当然了,阿里巴巴往哪个市场走,其实也是跟着中国的公司来的——咱们的网游,咱们的电子商务,企业要全球化,就需要一张全球化的网络。这是不是一种绑定呢——说好听点就是企业很依赖这种底层服务公司,因为无论你发展到全世界哪里,你希望的底层都是一张网,对不?

所以,阿里巴巴要赶紧铺设阿里云的“全球一张网”,使得阿里云的客户能在中国、美国、欧洲、新加坡享受同一账户的统一网络。相比之下,可能并不是所有的云计算厂商在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能力。

熟悉杨姐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有“但是”了……

是的,但是,“云”这玩意,你怎么知道客户是否接受呢?就跟当年联想收购了IBM,美国很多公司照样用戴尔一样啊,阿里云就算最便宜、最快、最……但是也难以撬开很多固守美国公司的大门吧?美国肯定是AWSAzure的主场,亚洲是不是还是中国公司有点优势,更何况大阿里和软银的关系……

不过,无论最后胜负如何,我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咱们中国的一家云计算公司,未来如果能战胜亚马逊、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商,这不是没可能啊,去年阿里云的营收是AWS的差不多5%,今年据说已经开始接近10%了——我不是在煽动民族主义啊,我只是在极力鼓吹咱们中国人“要自强要争口气”的意思!

PS,未来如果全球的数据都跑在阿里云的——或者中国别的强大的云服务商的服务器上,我坚信这肯定是件要命的好事!

嘿嘿嘿……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孙正义挖来的谷歌大牛现在要给阿里云做帮手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