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是涉嫌诈骗案受害者,事件背后传统二手车行业痼疾显现

近日,有部分二手车商向瓜子二手车反映,称该公司北京销售人员高某某收取车商巨额购车款后失联,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车商主张应由瓜子二手车负责赔偿损失。瓜子二手车接获消息后一边与车商进行协商,一边向北京警方报案。针对此事件,法律界人士认为,当事人高某某已明显涉嫌诈骗罪,瓜子二手车并无责任。

 

案件之所以能够被律师初步定性为诈骗,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张照平律师表示,销售高某某拟批量“交易”的标的车辆实质上并不存在,主观上高某某的真实目的并非是想违规批量出售车辆给不符合购买条件的二手车商,而是意在以违规并低价销售车辆为诱饵,终极目的趋向于骗取涉事车商的财物,目前看来并非是简单的违规交易行为,极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根据目前已知情况,高某某的行为很可能涉嫌犯诈骗罪。首先,高某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高某某并未让涉事车商与公司建立正常的合同关系,以个人账户收取钱款,由其个人支配控制已显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同时,高某某采用虚构事实、虚构标的车辆,低价诱使涉事车主付款,该行为符合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要件。

 

此外,据北京市易准律师事务所吕志录律师对此案民事部分所做的评判,当事人超越代理权所实施的行为,对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自身承担一切责任。而车商私下与行为人进行损害瓜子公司利益的非法交易,主观上存在明显过错,综合两点来看本案无法构成表见代理,瓜子公司不应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笔者认为,高某某与车商私下交易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很大问题。首先这违反了瓜子二手车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属于严重违规的私下交易行为,其次,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任何来自瓜子的法律授权文件与公司合同,瓜子当然不必为其负赔偿责任。而车商对于高某某提出的显著不正常的低价诱惑,以及缺乏任何正规依据的交易流程竟然毫无警惕,令人匪夷所思。瓜子二手车一直坚持C2C直卖模式,这些车商根本不是瓜子用户的范畴,车商做的事情又是被瓜子公司政策严厉禁止的,出了事后却要去找瓜子,从道理上非常讲不通。

 

我国现行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二手车交易需要签订合同,明确身份,记录在案,所有按规定进行的交易行为应受法律保护,而不按规定自行其是的私下交易则不被承认。瓜子本身的公司政策也与国家法律保持一致,甚至更进一步细化了交易流程与相关规定,交易时签署《二手车买卖合同》,在门店、合同、签约前视频验证等渠道均反复提示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二手车交易,通过官方收款渠道支付,违规收取现金买卖双方均应拒绝等。与个人用户不同,车商不是自然人而是机构,通常情况下应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二手车交易相关法律和违规行为也应有相应的了解,但却偏偏要进行踩踏政策红线违规交易,因此此次事件之中车商们并不值得同情。

 

传统二手车行业长期存在痼疾,一些个人和团体在赚快钱思维的引导下,长期从事不受法律保障的私下交易。非法交易顺利进行后不出问题,大家把钱都装进口袋了就没事,出了事就将责任推到旁人身上,这是典型的不讲道理的思维方式。瓜子二手车在本次事件中不但没有责任,却反而要承担因此事在媒体发酵所带来的声誉损失,其实是本案中最大的受害者。

 

此外,近年来随着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公司的业务环节越来越多地接触到钱与资源,这不可避免滋生了更多的腐败、非法侵占等等犯罪行为,BAT等各大互联网公司均爆出过大量内部腐败和员工违法犯罪行为。面对车商的腐行为,瓜子二手车也一直关注对舞弊腐败事件的查处,2017年瓜子设立了廉政部,专注查处内部员工的违法犯罪事件,对舞弊行为实行零容忍。每个新入职员工都会收到一份《车好多集团廉政入职告知书》,作为入职的第一课,使诚信交易、廉洁交易、风险教育贯穿员工成长全过程。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开发出多种风险数据模型,在业务流程方面的风控力图做到精益求精,多维度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

 

近日,瓜子二手车又推出了大安全计划将反腐和遏制犯罪提升到战略级别,并为此设立了直接向CEO汇报的大安全部门,要将这一计划深入到公司的全业务环节中去,保障公司运营的安全平稳,减少损害公司犯罪行为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的发生。除此之外,要真正解决传统二手车行业中的乱象,更需要行业监管部门从政策与法规方面对行业做出更强有力的规范和管控,给二手车行业创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作者 葛甲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