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作为与大众生活直接挂钩的刚需,已经被诸多互联网企业全面渗入,并在彻底颠覆大众原有的生活形态。但其中作为最底层、最基本的“菜篮子”——生鲜市场,似乎仍然没有被互联网元素完全“入侵”。甚至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生鲜O2O模式,正处于“分裂状态”。
一方面,仅仅在今年,就有多达十余家的生鲜电商获得新一轮融资,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另一方面,却是多家生鲜电商“举起白旗”,彻底退出这一市场。与此同时,据数据显示,虽然已经发展了两年,但是目前生鲜线上渗透率仅3%。即使打得头破血流,却依然无法撼动原有的生鲜销售既有模式。与电商、共享经济快速占领市场不同,为何生鲜电商的市场拓展如此困难?
崛起VS陨落 生鲜O2O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
今年以来,就已经有多家生鲜电商完成融资。3月28日,易果生鲜宣布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和KKR,据称是迄今为止生鲜电商行业最大额的融资;3月29日,U掌柜宣布半年内先后获得1000 万美金的A轮融资和3000多万的B轮融资;投资圈消息人士透露,生鲜电商天天果园3月份敲定D轮融资,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食行生鲜于4月份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达2.49亿;5月优食管家获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看起来,生鲜O2O是十分的火爆。
但一方面,却传来多家生鲜电商的噩耗。今年6月2日,本来生活宣布完成C、C+轮融资结束,融资总额1.17亿美金。本来生活手握重金,但其生鲜O2O购物平台本来便利却陷入停滞。据了解,陷入停滞的原因是本来生活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生鲜O2O获利前景较小,根本行不通。此外,在4月中旬,京东到家宣布与达达合并。合并之后,京东到家物流部解散,开启裁员模式。
也就是说,当下生鲜O2O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获得融资的生鲜电商层出不穷,而又有很多生鲜电商彻底陨落,成为“菜篮子”血战的牺牲品。前赴后继地杀入生鲜O2O市场成为一种潮流、趋势,被市场淘汰也成为普遍现象。
痛点难解决 生鲜O2O步履维艰
生鲜O2O之所以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且竞争十分惨烈,关键就在于对线上生鲜市场的未来持有不同态度。但无论是悲观还是看好,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生鲜电商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实现盈利的只有1%,基本持平的有4%,有88%略亏,剩下7%则处于巨亏状态。
而且这种亏损态势很难在短期内扭转过来,与滴滴出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复制既定模式不同,生鲜O2O有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痛点和问题。在标准化、配送效率等方面,生鲜产品需要投入的成本极高。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生鲜产品毛利很低。据数据显示,国内超市毛利率基本在15%-20%左右,毛利率在12%以内的企业基本都亏损。而生鲜电商更是难以保证毛利率达到一定水平,越做越亏是很多生鲜电商面对的现实问题。
此外,生鲜产品对配送时效要求极高,但客单价却很低,送货上门成本和收益之间无法平衡。要知道,数小时内送达的配送成本远高于次日达等。甚至连京东这样自身有强大物流配送体系的巨头,都不愿再在生鲜O2O上继续做下去,配送成本实在太高。而如果将配送交给第三方物流,会导致出现生鲜产品在出库后难以掌控的问题。即使是与分布在社区的小店合作,也同样会遇到物流问题。
成本、配送、标准化等,成为生鲜O2O难以解决的痛点。这些痛点如果靠烧钱去砸,是一个无底洞!别看目前很多生鲜电商融资数亿元,但或许还赶不上烧钱的速度。
镜花水月?生鲜O2O或是真正金矿
目前之所以生鲜O2O还厮杀地如此惨烈,关键就在于“菜篮子”是个极大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130亿元,2014年约260亿元,2015年在400亿元左右,未来5年可以达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生鲜O2O绝不是镜花水月,而是真正的金矿。
要想在金矿中采取真金,必须有长远的布局。比如在标准化管理上不断试错和证实,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标准化规范;比如提高生鲜安全监控机制,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比如控制控制损耗,降低订单履约成本……
只是,生鲜电商能够沉下心去做这些要很长时间才显现效果的事吗?
康斯坦丁/文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菜篮子成血战场!生鲜O2O为何厮杀如此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