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主办、新浪AI媒体研究院承办的“媒体智能 传播无限”《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智媒领域的从业者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能媒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致开幕词,并介绍了人工智能给传播和传媒带来的价值;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对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作出寄语;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徐琦则介绍了人民日报、央视网、光明网、SMG、新浪新闻等1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智媒实践案例。
在人工智能产业逐渐形成与发展之际,本次报告延续了去年风格,忠实记录中国智媒发展的风雨历程,并对未来作出了前瞻性预见。
全新智能媒体发展报告出台
智能媒体,顾名思义是将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与媒体相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形态的本质区别是拥有了信息技术的强力加持。在媒体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可从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中获得支持,让媒体生产环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让用户对媒体信息的消费更有针对性,信息获取效率大增。
20年前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主要以纸媒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20年后的今天,人们更多会在线获取信息。同样的道理,人工智能是比互联网更大的一个技术现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技术趋势的影响下,20年后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是否会有颠覆性巨变?答案是肯定的。本次发布的《《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要探究的,正是这一巨变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结果如何。
媒体行业面临巨大机会及挑战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促成智能媒体成为一个大产业的宏观条件正在逐渐凝聚,为此报告的撰写方做了非常详尽的调查。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新基建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甚至还对智能媒体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摆在媒体从业者面前的,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巨大机遇,任何对此机遇的忽视,都会导致深不可测的风险。因为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是不会给后知后觉者任何机会的。
由于近年来兴起了一批个性化移动阅读平台,往往声称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对媒体内容进行个性化分发,所以很多人觉得智能媒体早已行之有年了。事实上,媒体内容的个性化分发,或许连人工智能在媒体内容上所能发挥作用的皮毛都算不上。那只不过是一种复杂一点的以兴趣标签为基础的匹配,谈不上精准,只是放大了信息的量级以给用户更多选择而已,谈不上真正符合用户需求。智能媒体在国内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已。
人工智能是一种比标签匹配甚至比软件复杂很多倍的算法,而5G则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和时延,两者结合起来之后很多东西就要有所改变了,而其中有些改变是颠覆性的,足以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改变。举个简单例子,当计算机能将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等这些东西都数字化了之后,未来媒体信息消费者是否还需要从原本特定的媒介获取信息,就成了一个很大的悬念。媒体信息的消费多以手眼口耳等人体器官的协调作用而完成的,有了脑机接口之后是否还需要如此,也就成了一个问题。特定媒体信息平台如果不随技术趋势做出改变,有可能突然有一天就发现自己成了多余的存在。
最接近智能媒体的发展样本——新浪智媒平台
虽然这一天不会很快到来,但这一天到来得一定比我们想象得要早,媒体从业者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迎接改变,才是积极态度。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投资呈现激增态势,大量的应用也快速落地投入实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新浪智媒平台为例,新浪智媒平台由新浪新闻、手机新浪网、新浪网等产品矩阵组成,已在全生产与传播链条中使用了多项人工智能技术。新浪 “鹰眼”线索系统不仅可以高效率采集信息,还可以基于内容数据形成“知识图谱”,系统内含上百种典型事件的传播模型,可以让信息生产者以更高效率工作,站在宏观视角快速判断出信息传播的走向和趋势,让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大增。
基于“鹰眼”系统赋能的“新浪热榜”,将全网热点新闻全数集中在一个榜单之中,人机合作模式可做到高效率地查漏补缺,确保优质内容的覆盖深度,确保信息安全有序传播。在过去,生成一个热榜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今的新浪热榜已可做到10分钟更新一次,效率已远高于市面上流行的舆情侦测系统。因为在“鹰眼”系统的赋能下,单篇文章的线索收集过程已从过去的2-3分钟降到1分钟,大部分的线索收集、运营发现、筛选等工作已交由机器瞬时完成,机器批量处理的结果辅之以人工编辑的主动性工作,使得新浪智能媒体平台的生产流程和信息传播流程呈现出质的提升。
最完整的智能媒体发展架构——央视网
曾经在电商领域遭遇挫折的中台战略,事实上更为适合媒体行业的应用,而在中台建设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央视网。在智能媒体发展方面,央视网战略性地搭建了三层架构,以云计算为主的基础架构,以中台为主的能力架构,以应用为基础的业务前台,这是目前为止可见的最为完整的智能媒体发展架构。基础层要为中台和前台提供算力支持,中台则负责指挥调度,而前台则是最终智媒产品形态的落地终端,三个方向齐头并进,可确保智媒发展过程中首尾不能相顾的问题,将所有技术问题在体内消化,提升业务推进的速度而不受阻碍。
目前央视网中台已具备每天采集20-30亿条数据和处理100亿条数据的能力,数据来源自央视网内的不同终端;业务前台已形成智能策划、智能采集、智能生产、智能运营、智能审核于一体的“五智”全链条生产流程。很多生产环节已经做到了进行数字化拆解,一档节目从电视播出时就由系统开始进行特征提取,节目结束时马上完成出入点标记,再由程序自动请求转码服务完成节目片段的剪切,准确、全面、快速地完成37个节目的自动拆解工作。央视网的“人工智能编辑部”近期有很多创新成果,如“课本里的新中国”“课本里的春节”“课本里的诗词”系列、“私人定律”“AI帮你找”“读诗成曲”“智能春联”等多个口碑AI产品,并即将推出“时代画像”等大型人工智能融媒体产品。
最现实的智能媒体发展样本——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智能媒体的发展,其实没有一定之规,更多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可以像新浪智媒平台一样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线索收集、热榜生成和智能分发,也可以像央视网一样搭建全体系的智能媒体架构,当然也可以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一样,积极发展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以提升业务实施效率。地震信息播报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客观、真实,这恰好与人工智能的特点相吻合,将地震播报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天作之合。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恰是走了这样一条路。
2015年中国地震台网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可算是新技术背景下地震播报工作的一次数字化升级。地震播报机器人并不像普通机器人一样功能单一,而是融合了自然语言生成、融合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搜索技术、知识图谱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一个产品。在1到3秒内,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大数据分析、空间检索、网络搜索、自主作图与写稿等多项操作,并编写出与该地震相关的速报参数、震中数据、热力人口、周边行政和拓展服务等26项背景信息。曾在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后,让广大网民及时见识到其高效作用。
地震播报事关重大,不但要及时,还要保证准确,全面,官方消息的哪怕一秒钟缺位和迟缓,也会给谣言和胡乱猜测以可乘之机,其后果就是加重社会恐慌情绪,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地震播报机器人的出现,将原本只能用人工从事的许多重复性工作,交由快速高效的人工智能来掌握,人工则用来负责把关和查漏补缺,两者结合之后可以提升地震播报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民众。地震播报机器人虽然只是单项产品,但其中的技术含量却是不低的,截至目前已体现出喜人的高效率,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化,这个产品在未来可向上升级的空间也是非常大。
智能媒体需要百花齐放
从前述几个智能媒体的发展样本可以看到,智能媒体的形态是多元化的,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发展路径,可喜的是已有大量媒体对此进行了或深入或浅显的探索。只有当国内出现了更多的新浪智媒平台、央视网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这股智能媒体的大潮才会形成颠覆性力量,深刻地改变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方式方法,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这份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可以在智能媒体仍处于呼之欲出的起步阶段出台,详细介绍智能媒体的发展现状,提供现成的发展样本,思考从技术进步中溢出的机会和价值,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为国内媒体行业提供了一份颇具指引性和启示意义的文本。媒体行业可从报告中得到启发,为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做好准备,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跟上时代的发展。
作者 葛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