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意义远不止逗笑观众或者带动产业链发展,更不只是让导演、演员、编辑赚到足够的钱,还在于能把现实的困境,经过艺术加工搬到大荧幕上,让更多的人思考,并逐步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前几年《我不是药神》就帮助很多白血病患者续命,把一些天价药物加速纳入到医保之中。日前,中国最热的问题莫过于教育改革:政策来得突如其然,毫不留情地一刀切,各路专家纷纷解构政策背后的逻辑,预测中国教育之走向,但快刀斩乱麻之后,依旧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育的本质,需要有心境来静待花开。尴尬的是,中国电影正忙着哭,忙着笑,忙着宣扬李焕英的母爱,或者银河补习班的父爱,尚没有一部经典的电影,能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引发教育本质的大讨论。
古语有云:师夷长技以制夷。毫无疑问,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GDP直追美国,百姓安居乐业,再加上新冠防疫的卓越表现,使中国获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已经全面超越欧美资本主义列强,我们依旧有太多东西需要向欧洲、美国学习。比如德国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教育启示录,其中有很多中国老师可学习的地方。
放弃英文,如何看待学生的语言困境?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后简称《巴赫曼》是一部德国教育纪录片,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银熊奖,豆瓣评分高达8.6分,随着时间的沉淀,它有希望加入全球最伟大电影之行列。有人评价说:如果把《巴赫曼》视作纯粹的纪录片,显然有点儿委屈,从任何角度看,它都显得过于精致。一般的纪录片,都会有镜头的晃动、访谈中的失误以及不可控的情况,但这些纪录片中的标配元素,在《巴赫曼》中却有意识地被规避和修饰掉,以至于,很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好在,影片有很强的观赏性,片长三个半小时,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冗长,大多数观众都能一口气看完,毕竟,教育话题太热了。
《巴赫曼》把视角对准一个德国小镇上的班级,班里的孩子在12到14岁之间,有70%来自于全球各地。以小见大,巴赫曼先生的班级,就好像整个欧洲的缩影,要面对种族融合、语言障碍等困境。而巴赫曼先生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超越了教书匠的身份,总在尝试引导孩子们接纳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因为移民太多,巴赫曼首先要解决语言困境,毕竟,如果语言不过关,其他的教育工作就无从谈起,更妄论价值观的融合。影片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语言的“深意”,事实上,语言问题不仅关系着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会影响到种族之间的融合,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办法统一语言,或者说,大家没有一种共同语言,就根本不可能建立“命运共同体”,那么,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的争端和焦虑将会永远存在。对巴赫曼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没有掌握德语或者英语,就不可能理解当地的文化,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移民的孩子就会始终感觉自己是外来者,而本地居民也没有太多兴趣来接纳移民。如此情绪就好像细菌繁殖,病毒传播,久而久之,毫无拯救的机会。
正因为理解语言的重要性,巴赫曼才会痛下决心来帮助孩子们突破语言的障碍。平心而论,从纪录片中走出来,回望中国的语言教育之路,具体来说就是英语的教育之路,实在是有些无奈和心酸。
学英文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因缺乏巴赫曼的深度理解,使得中国大部分孩子都讨厌英语,更要命的是,越来越多的“砖家”开始抨击英文教育,建议高考取消相关考试,甚至推行“崇尚国学,回归文言文”的风尚。毫无疑问,如果真让这些砖家得逞了,那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中国教育至少要倒退二十年。如开篇所述,我们依旧有很多东西要向欧洲、美国学习,需要接纳理解他们的文化,正如美国尊重事实,探索事物本质规律的文化,让他们获得了比飞机、大炮更强大的力量;而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英国的汽车工业以及法国的精密机床,都有中国制造难以企及的高度。不好好学习英文,根本不可能师夷长技。
星星之火,呼唤中国版本的巴赫曼
与其非理性地呼吁取消英文学习,倒不如细致深度地思考:为什么中国学生学不好英文?事实上,只需轻微思考就会发现:中国语言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学生,而是来自于应试和教学。我们总是在用“教数学的方法来教语言”,每天琢磨时态、搭配、AM IS ARE、第三人称单数等等,还能发明出一门课来研究音标发音时,舌头应该怎么卷。事实上,这些在真正的英文交流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只需听听印度、日本、菲律宾的英文,就会明白:英文就是一种习惯,是中国老师先把英文妖魔化,进而把难度提高了20倍以上。
当然,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孩子们在天赋上有差异,有些人学习语言很快,有些人就比较迟钝,女生相比于男生更有语言天赋,但谈到个性和天赋,就又会戳到中国教育的最痛处,同样地,需要中国老师向巴赫曼先生好好学习。
在影片中,巴赫曼先生就像孩子们的朋友,和他们一起玩音乐,用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接龙,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来谈心,就连满脸愁容的家长也受到感染。平心而论,中国不乏巴赫曼式的老师,比如带领孩子们跳鬼畜舞的校长,还有鼓励孩子们跨省骑行的老师,也有人试图在中学阶段挖掘孩子们的天才力量,但显然,在中国应试的大环境下,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找工作,偶尔的星星之火根本无法燎原,大概率会被“应试的冷雨”浇灭之。希望中国能尽快涌现出本土版本的《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帮帮想星星点灯的好老师。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巴赫曼和他的学生》中国老师应该向巴赫曼学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