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格局加速重构,中国制造迎来发展新契机

近几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不少企业将低端的制造业务陆续从我国迁往东南亚、南亚等地,而去年开始的疫情给上述地区的国家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工厂无法像以往那样正常运营,于是乎很多企业又开始把工厂重新迁回我国,与此同时,我国的制造业也成为了缓解今年全球供应链危机的有力支撑。

疫情暂时改变了全球制造业产能的流向

自川普开始,美国就对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一直耿耿于怀,采取了各种阴谋阳谋来阻碍我国制造业的前进步伐,以实现最终取代中国制造的目的,比如打压华为等高技术企业,想方设法地让制造业及供应链重新回流美国,通过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并怂恿国际资本将位于我国的制造企业迁往其他国家等等。

这其中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相对廉价、土地及生产原料相对便宜的越南、印度等国就成为了低端制造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其中国际资本或跨国公司从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链,多为服装、制鞋、家具、电子等方面产品的组装制造,当然这也是由于国内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所决定的,这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产业链在国际上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了。

近几年,越南制造依靠低成本优势受到了众多跨国公司的欢迎,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在其国内投资建厂,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亦逐渐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但疫情改变了这一切,8、9月份开始的这一波疫情仍然没有退却的迹象,到现在为止越南累计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已突破了百万例,而其国内不到20%的疫苗完全接种率更是让这一切雪上加霜,每天的新增确诊人数已经从前段时间的8千多例上升到现在的1万多例。

前段时间为了躲避疫情,有上百万工人选择了离开工厂回到家乡,即使雇主承诺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工资福利,但对疫情仍心有余悸的工人们依旧岿然不动,选择了继续待在家中,这使得当地的不少工厂处于关闭或倒闭状态,同时由于各行业都处于人手不足的境况,当地企业还遇到了港口阻塞、通关缓慢、卡车司机短缺等物流供应及货物运输问题,越南国内整个制造业的产能也是骤然下降。

在越南开办工厂的跨国公司自然也是深受影响,耐克、苹果等企业正面临着可能会陷入供应链危机的风险,同时由于开工率下降、产能不足和物流延迟等原因,日本零售巨头迅销公司在越南的40多家工厂无法按时供货,原计划推出的优衣库服饰新品只能延期销售,耐克关闭了在越南80%的鞋厂和近一半的服装厂,估计至少损失了10周的产量,企业的生产陷于停滞,营业收入自然也是大幅度下降了,如阿迪达斯今年的销售额就下降了6亿美元。

目前的情况已经影响到很多公司全球化业务的顺利开展,由于在越南等地的多家零部件工厂的供应不足,丰田汽车在日本国内的工厂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影响,不得不临时停产或减产,此次供应链危机共涉及到丰田在日本国内的27条生产线及其在全球的30多万辆汽车产能,丰田汽车公司预计10月份的汽车产量将比原计划减少约40%。

越南已经是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之一,英特尔、诺基亚、佳能、台积电、微软、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都在当地投资建厂,鸿海及富士康、立讯精密等全球规模较大的代工企业巨头也在当地建立了电子产品组装工厂及苹果产品供应链,而越南的现实情况无疑给当地的制造业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阴影。

在过去的十年,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是国际资本青睐的投资热土,而疫情暂时改变了这一切的流向,当前制造业向东南亚、南亚等地的转移进程已经趋缓,而我国于去年又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产业供应链所具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的巨大优势。

制造业在调整中重新寻找供应链的平衡点

长期持续的疫情给越南制造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胡志明市和平阳省是该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加工出口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地方,现在越南国内由于工厂大面积停工,众多的工人被隔离或返回家乡躲避疫情,导致了外国企业与投资纷纷撤离,即使是仍在当地的企业也面临着大量订单流失的困局,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3季度,该国的GDP就大幅度下滑了6.17%,这也是创造了2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困境之下,不少企业也不得不另谋出路,目前这些企业的想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处于半解封状态的越南工厂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不少企业正处于两难与纠结的境地,因为其所属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都比较低,当初迁出我国就是因为负担不起日益增长的人力成本开支,以及川普时代开启的对华商品的关税政策,现在如果要重新迁回去,不仅要计算这些方面的成本,还要加上额外的厂房、供应链等重建费用,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二是有不少跨国公司开始计划或已经将工厂重新迁回了我国,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与其在当地坐吃山空,还不如把工厂迁回去,这样企业至少还能开工生产出商品,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毕竟还有收入与利润,否则的话,公司扛不下去了就只能Say Goodbye了,再则圣诞节购物季即将来临,如果不能开工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并且我国坚决而科学的防疫措施,是企业稳定生产的有力保障。

三是把产品供应链向其它的地区转移,有少部分企业,因为无法承受美国对从我国出口商品所加征的关税,只能把工厂或生产订单转移到疫情相对较轻的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更多的企业则本着尽可能提高产能、分担风险的原则,把产品订单或产能同时向我国和其它地区转移,以化解短期内的供应危机,如耐克公司就将公司的服装生产任务从越南转移到我国和印尼的工厂,并力求使鞋类的产能最大化,以满足难以置信的强劲消费需求,当然我国制造业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与雄厚底蕴,是吸引订单回流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对应的是,富士康为了弥补越南工厂的产能损失,保障苹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近段时间企业也加大了对国内员工的招聘力度,其郑州工厂的招聘信息显示,如果新员工在职满了90天,就可以获得最高金额为8500元的合伙人奖,这一金额是5月底奖励标准的2倍多,富士康在国内大举招工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制造业及其订单正在大规模地转移回流到国内。

目前多变的疫情加上越南防疫思路的逐渐调整,使得在越南的企业下一步将何去何从,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越南仍然无法有效地控制住疫情,当前的局面再继续半年甚至更久,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制造业产能或订单外流,这对其制造业的影响无疑会是长远而持久的。

全球的供应链危机给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启示

美国目前面临着的劳动力不足与供应链危机问题仍然在持续之中,港口拥堵的麻烦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圣诞节等传统购物季的临近,不少美国企业已经开始了自救行动,通过支付更高的航空货运费用到我国来提货,从今年9月份开始,全球的航空货运需求开始大幅增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显示,仅9月份全球的航空货运需求就同比增长了9.1%。

美国的玩具供应商泰尔(Ty)在这段时间,已经累计租用了150多个中美航班,目的就是绕开美国港口的世纪拥堵,赶在圣诞节前将在北美风靡多年的公仔玩具——豆豆宝宝(Beanie Babies)带回来,即使是面临着大幅度提升的货运成本也是在所不惜,据介绍每次航班的成本在150万至200万美元之间,孩之宝、耐克、阿迪达斯等众多的美国企业也正在采取这种方式补充库存。

对美国而言,越南这几年的加工制造业发展得比较迅速,原本是比较理想的绕开中国制造的商品替代出口地,例如服装和鞋类产品,越南是仅次于我国的对美商品出口国,但目前越南正面临着疫情的严重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劳动力短缺、工厂停产限产问题,因此目前看起来,全球唯一能帮助美国摆脱商品供应不足问题的也只有我国了,正如美国知名鞋类及配饰的生产销售企业Designer Brands的首席执行官罗杰·罗林斯所说,公司花了6年时间在越南当地建立的供应链,仅短短6天就被迫放弃了,大家曾经千方百计地离开中国,但如今全球唯一能够买到商品的地方却只能是中国。

虽然国内同样也经历了反复的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但中国制造依然表现得韧性十足,加上国内对疫情的科学及有序地控制,因此国内的制造业供应链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随着下半年欧美国家开始大幅度增加商品的进口,国内企业的产品销量也迎来了普遍地上涨,今年的生意明显要好于去年,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超过了4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了32.9%。

跨国公司在越南的困境也凸显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反思疫情冲击给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很多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企业在建立产品的供应链时,不能光考虑低成本,也要兼顾生产效率和平衡风险,如果不能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在不可预料的外部因素的冲击下,企业乃至国家的供应链就会出现断裂的风险。

「于见专栏」认为,对于我国制造业的供应链布局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在加速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建厂、构建全球化产品供应链布局的同时,也要立足于本土化和分散化的原则,继续完善好国内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使国内与海外的企业相互之间能形成产业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分担的多元化供应格局,在生产用原材料的采购方面,同样应当基于这个原则,以面向全球的、分散化的、近邻区域化的采购模式来有效地分散风险。

当然凡事都是有舍有得,按照联合国产业的分类标准,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全产业链的国家,拥有包括40多个工业大类、200多个工业中类、600多个工业小类在内的全部工业种类,完整的产业链给制造业带来了非常高的生产效率,当前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的发展道路上迈进,并且在数字新经济的伟大时代,5G+工业互联网正引领着一场制造业的深入变革,因此对于回流的低附加值产业链,我们应当以不以物喜的心态来从容面对,我们的目光更多地应该是投向中高端制造产业链的构建、巩固与完善过程之中,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来建立起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用不断地科技创新与积累去掌握未来先进制造业的话语权。

结语

「于见专栏」认为,疫情似乎正在反复地考验着全球制造业的承受力,而我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与强大的制造业水平,仍然是持续吸引全球企业的内在动力,同时国内企业也应当从目前海外供应链所面临着的困境中汲取教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到未雨绸缪、因势利导与适时求变,一方面立足于国内制造业完整产业供应链的大环境,继续做大做强中国制造,另一方面在积极延伸和拓展海外投资布局时,也要尽可能维系好企业自身产品供应链的整体安全,确保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与生产销售,都处在相对安全的产业链上。

作者 于见专栏
于我所见,影响能影响的人。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全球供应格局加速重构,中国制造迎来发展新契机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