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新生的行业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造肉。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造肉的本质可以这样概括:人们因为怕胖、怕不健康不想吃肉,但又想品尝到肉的美味,且获得足够的营养——即蛋白质,从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人造肉可以完美解决这一痛点。
然而纵观人造肉这几年以来的发展实况,不难发现遇冷、遇难、遇阻已是常态。以Beyond Meat为代表的“人造肉”公司,当初掀起了人造肉浪潮,如今却连连暴跌......
为什么要生产人造肉?
最早提出人造肉这一发展方向的,是美国营养学家约翰·哈维·凯洛格,他还率先开发了两种美国第一类植物性肉类产品,此后美国开始引入商业肉类替代品。以美国为起点,人造肉的概念逐渐走向欧洲、澳洲及中国市场。
人造肉的出现承载了人们关于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应对粮食危机等诸多方面的宏大愿景。
首先,植物基产品相较动物基更加低碳环保。
世界自然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传统畜牧业是大部分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最大来源,且超过了所有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传播的总和。普华永道&蓝色地平线公司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如果植物肉占据肉类市场10%的比例,每年将节约1.76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同于27亿棵树的碳吸收总量。
而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农业占地的角度来看,畜牧业不仅占用的资源较种植业相对较多,利用率也较低。
其次,人造肉可以对将来也许出现的肉类缺口进行补充。
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表明,2050年全球人口将会增加至100亿,对食物的需求量会增加56%以上。届时,整个食物系统和蛋白质供应,将无法满足如此多的蛋白质需求。如果整个农业系统和食物系统不对此采取措施,地球可能会遭遇粮食危机。
另一方面,传统畜牧业具备强周期性,供需不确定性较大,人造肉同样可以补上因这种不确定性造成的肉类缺口。
最后,人造肉与传统肉类相比,更健康,也更利于个性化定制。
根据Beyond Meat官网显示,长期食用普通肉类会增加16%的癌症以及21%的心脏病的患病风险;而人造肉比传统肉类更绿色、更安全,从根本上防止了很多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疫病的传播,如疯牛病、口蹄疫、非洲猪瘟等。
而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造肉在满足了外形、口感要求之外,还可以通过配方的调整来定制营养成分的比重。消费者不需要担心动物荷尔蒙、抗生素等物质的摄取对身体产生影响,又为素食主义者、犹太和清真饮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选择。
无论是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抑或是对人类的食品安全、身体健康需求来说,人造肉的出现均可称为“福音”。
人造肉——一场资本的狂欢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人造肉也确实不失为一个“无懈可击”的好故事。
2019年,比尔·盖茨押注的“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日涨势最好的股票。
大洋另一端,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对此颇感亢奋,迎来了一波人造肉热潮,双塔食品、维维股份等公司当时在A股拉出了多个涨停板。据《2021中国植物肉行业洞察白皮书》统计,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国内针对植物基公司的投资事件多达21件,融资数量井喷,同比增长500%,约占整个食品及保健品赛道的10%。
在如此狂热的投融资背后,必须要提及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彼时中国正受非洲猪瘟影响,猪肉短缺,价格飙升。在猪肉供给大缺口的背景下,人造肉的出现给国内资本市场提供了赚钱新思路。另外,“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大众健康消费观的变革,在资本眼里都成为了人造肉生长的肥沃土壤。
再放眼全世界,2020年全球人造肉行业的风险资本流入是20亿美元左右,约10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与此同时,而各类型人造肉公司的融资数额与上年相比也都几乎成倍增长。
然而,从2021年资本开始遇冷。
Beyond Meat业绩亏损超市场预期,股价也较历史最高点下跌近九成。财报显示,2022年Q1季度,Beyond Meat营收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9%;但净亏损扩大至1.005亿美元,利润同比下滑268.44%。
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不例外,一年里只有4起投资事件,且大部分为A轮融资。无论资本将人造肉的故事讲得多么完美,消费者还是无法心甘情愿买单,口感和价格始终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两座大山。
部分尝试过人造肉的消费者表示,人造肉与广告和网红博主推荐的“口感几乎与真肉几乎没差”、“热量减半”等卖点有所出入,其真实产品与广告宣传照大不相同,口感不如真肉且定价偏高。
以杭州盒马鲜生为例,一盒230g的新素食植物“酱牛肉”定价约30元,而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500g的新鲜牛肉。在天猫平台,一盒226g的Beyond Meat植物肉汉堡牛肉饼约26元,而在某牛肉产品天猫旗舰店,99元可以买到1000g牛肉饼。根据市场统计,人造肉的平均价格比真正的肉类高出40%。
人们不禁要问,人造肉到底是资本的“美味”,还是消费者的“美味”?
人造肉在中国水土不服
过去的一两年时间,消费者在光顾星巴克、肯德基等餐厅时,也许会发现人造肉正在向大众餐桌缓缓渗透,人造肉制成的月饼、粽子、水饺、春卷在市场上接二连三出现。但就目前来看,比起欧美市场,人造肉要想真正进入中国市场,仍要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且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对肉食的摄入量明显偏少。根据Spectator Index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费肉类120KG,澳大利亚是111KG,意大利是90KG;而中国是58KG,日本是45KG。
换个角度看,中国人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在几十年前还是新鲜事,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才逐步得到了提升,比起蔬菜,肉依然是人们饮食结构中无法舍弃的重要部分。想说服尚未吃饱真肉的人转而吃人造肉,难度颇大。
另一方面,在欧美地区消费的肉类中,大约有60%是碎肉——例如汉堡中的肉饼。而植物肉在欧美创收的主要形态也集中在汉堡,三明治,热狗和意大利面等食物品类。
人造肉的概念或许能在喜爱肉食而又提倡素食的欧美国家完成商业化落地,但在饮食文化完全不同,且素食理念尚未盛行的中国,人造肉还在空中盘旋。
以肉饼为主要形态出现的人造肉做西餐快餐勉强足够,但在丰富的中餐菜式面前,显得尤为捉襟见肘。中国八大菜系各有千秋,烹饪工艺千差万别,煎炒焖炖煮炸卤,不同菜品对肉位置与状态的选择也十分精细,人造肉显然无法胜任肉块、肉丁、肉沫、肉片等寻常料理手段。
最了解中国胃的或许还是中国品牌,2019年创立的本土品牌“谷肉GrainMeat”主攻块状植物肉的研发,正在致力于创造出满足“太二酸菜鱼的人造鱼肉片、潮汕牛肉火锅的人造牛肉片、黄焖鸡米饭的人造鸡肉块”等本土餐饮需求的人造肉。但正在研发与已经研发成功之间,仍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
除了和真肉竞争以外,人造肉在中国市场还有一个劲敌——豆制食品。
人造肉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由大豆蛋白制成的“大豆蛋白肉”(植物肉 plant-based meat);另一种是在实验室利用动物干细胞(这种细胞不是取自圈养或屠宰的动物,而是来自食品生产厂)制造出的肉(lab-grown meat)。不过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过实验室培植肉,大豆蛋白肉是主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吃过人造肉,而我们习惯称之为豆腐。中国佛教徒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吃素的传统,靠的就是豆腐。而在豆腐的基础上,我们还有豆皮、豆干、油豆腐、烤面筋等数不胜数的吃法,上至高档素食餐厅下至五毛钱一包的辣条,无论是从口味的多样化,还是从性价比来看,都比人造肉更有优势。
Beyond Meat曾推出过一款植物性猪肉糜,希望以此开拓中国市场。《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文章中毫不留情道:“你不会尝试将煤炭卖给纽卡斯尔(煤都),那么,你认为向发明豆腐的国家兜售肉类替代食品的可能性有多大?”
人造肉要想在中国飞入寻常百姓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 袁国宝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人造肉在中国还有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