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于最近几年支付宝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不是在摆脱工具的属性,便是正走在摆脱工具属性的路上。
一方面,透过这一点,我们看到的是,支付宝本身不甘于做一款支付工具的雄心;
另外一方面,透过这一点,我们看到的是,支付宝本身正在面临着的深深的焦虑。
焦虑的源头,无非是其在互联网时代所建构起来的强大生态体系的优势,正在一点一点地被瓜分。
然而,支付宝一次又一次的折戟沉沙告诉我们,它的大平台的美梦,始终难成。
无论是支付宝在布局社交上的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还是支付宝在打造内容上的不惜下血本,乃至是支付宝对于AI的布局,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不出意外的话,支付宝还会在成为平台的探索上继续下去,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盲目出击,缺少对于自身特质和底色的基本认识,那么,支付宝非但无法在新领域里有所突破,就连业已保持优势的领域里,同样也会失利。
当支付宝一遍又一遍地试图破圈,却又一遍又一遍地被证明失败,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支付宝本身正在面临着的愈发严峻的挑战。
如果支付宝持续不断地失败,那么,只能向我们证明,支付宝非但无法保持住原有的优势,甚至还会新一轮的支付市场的大战当中失势。
一
我们都知道,自从支付宝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它便赋予了极大的期望和意义。
之于阿里巴巴来讲,它打通了所有商业的最后一个节点,最终让交易得以在线上完成;
之于支付行业来讲,它真正将人们的支付方式从线下支付时代,带入到了线上支付时代。
然而,复盘支付宝的发展,我们可以非常发现一条相对较为明晰的路线图,即,支付宝始终都是与「工具」这样一个基本属性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说,「工具」成就了支付宝,支付宝同样让「工具」的内涵得以拓展。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支付宝虽然有很多的功能,但是,它的这些功能,几乎都是以「工具」为基本底色的。
传统的支付工具自然是不必说的,后来围绕着支付工具所建构起来的生活工具的打造,同样将支付宝的「工具」属性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时至今日,支付宝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工具」的集成器。
通过这样一套大型工具集成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得以完成和实现。
然而,支付宝并不甘于仅仅只是做一款工具,而是一直都在试图摆脱工具的标签,最终让自身的发展开始一点一点地失焦。
说到底,支付宝之所以不甘心仅仅只是做一款工具集成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还是想要通过做大规模,做大平台来达成一种规模效应。
这其实是典型的流量思维和平台思维。
如果站在互联网的模式的视角来看待的话,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然而,如果跳出互联网的模式,站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便会发现,它本身其实是有着很大的问题的。
首先,现在早已过了那个以流量和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阶段。
无论是业已功成名就的平台,还是新入局的玩家,无一不再将去平台化、去中心化看成是新的发展突破口。
其次,现在早已过了流量和平台的红利期。流量的天花板业已迫近,自然是不必说的。
流量本身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同样让以流量和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
当业已成为「工具」的支付宝,却并不甘心于仅仅只是做「工具」,而是依然迷恋与执着于流量和平台的时候,支付宝或许终将难以实现自身的美梦,从一开始,便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
二
支付宝之所以会持续不断地进行破圈的尝试,之所以会持续不断地进行平台化的操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原有的势力范围和生存空间被挤兑。
无论是互联互通的持续深化,还是各色玩家们开始打造自身的支付系统,乃至是传统玩家们对于移动支付以及新型支付的布局,无一不再向支付宝发起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当支付宝原有的势力范围被挤兑,欲要突破原有的发展困境,支付宝必然需要通过拓展自身业务范围的方式来应对这样一种威胁。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才看到了支付宝对于打造大平台的美梦的一次又一次的付诸实践。
诚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量流失带来的压力,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所有的赌注全部都押在这个上面,却没有认识到支付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那么,所谓的打造大平台的美梦,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迷梦而已。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支付宝试水社交的失利上,看出一丝端倪。
不得不说,通过社交的手段,的确可以获得流量,并且可以将流量进行变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微信的发展上,看出一丝端倪。
然而,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纵然是布局社交,同样是需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的。
至少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以社交为切入点来撬微信的墙角,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这几乎决定了支付宝在社交探索上必然失败的结局。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纵然支付宝的市场空间被挤兑,纵然支付宝的流量被瓜分,它想要摆脱当下的被动局面,同样不应该是通过布局社交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新的布局来达成的。
除了试水社交之外,支付宝同样还试水过直播、内容平台、短视频等诸多与流量相关的所有模式,说到底,它还是想要通过这些来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然而,事实证明,一味地跟随市场,却并未像以往创造市场一样来创新商业模式,支付宝纵然有再多的尝试都无法摆脱当下尴尬的局面。
三
无论支付宝进行怎样的尝试和探索,它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在当下这样一个市场变局之下,并不是没有可能。
原因在于,无论是在当下的移动支付市场,还是在当下的电商市场,无一不再发生着深刻而彻底的改变。
对于支付宝来讲,只要抓住这样一个全新的机遇,同样是有机会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的。
然而,不幸的是,支付宝却仅仅只是看到了这样一个变局,但却没有找到应对这样一种变局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原因在于,无论是支付宝做工具的集成器,还是支付宝做内容的大平台,其实都是一个横向发展的过程,都是一个规模化发展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现在早就已经过了以规模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各色玩家们无一不再进行去资产化,聚焦核心业务的布局。
无论是支付宝所处的阿里巴巴的大生态,还是与之相关的其他玩家们,无一不在进行去资产化的操作。
说到底,现在的玩家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注重纵向化的发展,而非注重横向化的发展。
对于支付宝来讲,其实同样需要进行这样一种纵向化的操作。
所谓的「纵向化操作」,其实就是沿着支付行业做深,打深井,钻深矿,而非像当下支付宝正在做的不断地横向延展自身的边界。
对于支付宝来讲,如果仅仅只是一味地延续横向发展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却无法找到纵向发展的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那么,它与时下的发展趋势同样是背道而驰的。
当支付宝错失了这样一种发展新红利之后,它非但会失去以往的发展优势,甚至还会错过新一轮发展红利和机会。
当新旧两种发展模式都难以兼顾,这个时候,支付宝的大梦同样是难成的。
结语
支付宝,一直都走在摆脱「工具」,却又成为「工具」的路上。
这一点,在支付宝的市场空间被挤兑和瓜分的当下,表现得更加明显而直接。
然而,支付宝却始终都没有跳脱出仅仅只是「工具」的宿命,时至今日,它依然还是一款工具,只不过这款工具的功能更加丰富了而已。
说到底,支付宝之所以会想要摆脱工具的宿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还是想要像微信那样做一个大的生态,做一个大的平台。
不得不说,支付宝的想法是好的。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原因在于,现在早已过了以平台和生态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去平台和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支付宝,终将大梦难成。
作者 孟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