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疯狂征税,中国跨境企业遭遇强烈冲击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布自2025年5月2日起,美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商品的“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这一针对性的政策的出现,让以Shein(希音)为代表的中国跨境企业面临艰难选择。
熟知Shein发展史的人都知道,Shein在近些年突然崛起除了其独创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通过小批量、多规格的订单和快速返单机制,大幅降低了库存率,使得商品更具性价比,从而赢得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的欢迎之外,更重要的是享受到了国内强大且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和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市场红利。
资料显示,Shein成立于2012年,而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可追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最初目的是方便美国游客从国外携带纪念品回国,并减轻额外支出。最早的免税门槛只有十几美元,随后额度不断增加。直到2016年,奥巴马政府将免税门槛从 200 美元提升至 800 美元,这一举措极大推动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以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企业受惠于此,迅猛发展,逐渐占据美国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品折扣类电商市场约 17% 的份额。来自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数据显示,2024 财年,美国通过小额豁免进口的货物数量超 13.6 亿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特朗普二次上台之前,就曾威胁要取消小额包裹豁免待遇。2月1日,特朗普上台之后,迫不及待地签署了行政令取消了该政策,但 2月7日,因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检查海量包裹的系统,导致数百万包裹堆积在入境口岸,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令,暂停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小额包裹豁免政策。如今,美国认为 “征税等适当制度已经到位”,政策再次重启。看起来,小额包裹豁免政策这次很可能正式落地。这势必会对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Shein等在内的中国跨境企业造成沉重打击。
供应链押注海外,Shein等中国跨境企业须三思后行
当然,为了应对近些年来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经贸关系,Shein等中国跨境企业开始寻找出路。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到海外建厂或者与国外当地的企业展开合作,立足本地化运营,甚至直接将生产线迁移到国外。据大象新闻报道,有消息指出,Shein将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租赁超过55万平方米的仓库,并计划雇佣2000名员工,在欧洲市场进一步布局。此外,Shein还可能正在重新考虑与印度零售商Reliance Retail公司的全球采购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东南亚的运营深度。
不过,在笔者看来,在当前动荡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此举并非明智之举。
首先,目前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打压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贸易争端,这使得其会严加审查来自全球合作伙伴的工厂的商品进口,希望能够堵上所有漏洞,继而最大化其利益。所以,中国企业到海外建厂可能并不能达到“伪装过关”的目的,甚至面临更大的风险。
其次,中国供应链企业到海外建厂看起来既能躲开美国的围追堵截,又能利用当地便宜的劳动力,继续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率,可谓是一举多得。但其实这只是想象中的美好。实际情况是,生产成本甚至比国内还高。一般来说,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员工工资、房租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几个方面。但其实随着近些年跨境贸易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其实已经很少有真正的洼地。即使是一些欠发达国家,员工成本看起来可能会比国内低,但是相比较国内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供应充足,国外招工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隐形成本。据出海博主南七道观察,一些发展中国家当地的工人工作效率、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普遍不高。这就意味着,想到达到与国内工厂一样的产能,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培训和管理成本。
而说到房租成本,海外如今也并不比国内便宜。目前,随着国内各地城市不断加大对企业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租金更是一降再降。据出海博主南七道了解,目前广东东莞一平米20多块/月的厂房到处都是。深圳宝安石岩的厂房租金也从2024 年的40元下降到了25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国家也并不希望看到制造业外流。近些年来,国内各省各地一直在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科技和制造业。Shein作为中国跨境企业中的代表,受益良多。报道显示,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2024年8月宣布,核发了位于增城区的希音( SHEIN )供应链总部项目全部25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支持其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如此大的支持力度,显然也是希望能够将Shein们留在国内发展。据此前外媒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Shein将部分产品生产供应链转移到国外的计划就遭到了相关部门反对。原因是供应链转移会增加国内失业风险。而另一外媒印度时报(indiatimes)也在近期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北京不鼓励本土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Shein正在与印度零售商Reliance Retail重新谈判全球采购合作关系,并可能缩减合作规模。
国际政经环境激烈变化,中国跨境企业须转变发展策略
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挑起贸易争端,摩擦不断。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必须审时度势,转变发展策略和思维。
首先在国际政治环境方面,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上台后一直在致力于制造业回流,随着对中国出口小额包裹豁免政策取消,中国跨境企业出口商品所拥有的性价比优势将受到严重冲击。
在这种局面下,跨境商家将面临艰难选择,要不牺牲利润,自己吞下贸易摩擦带来的成本增加,但现实是当前由于竞争激烈,出口商品本身利润就一降再降,中国商家根本不可能消化这个成本。但如果将新加成本转移给消费者,过去的价格优势又会丧失殆尽,又面临着消费者流失的巨大风险。
更重要的是,有了美国示范在前,其他国家很可能效仿。实际上,此前巴西政府已经在2024年8月1日宣布,“小额豁免终止”的税收新规正式生效,对低于50美元的跨境包裹征收20%的进口税,50美元至3000美元的征收60%的进口税(进口税部分可减免20美元)。欧盟也正在酝酿新政出台。
近年来,为了应对环境变化,Shein加大了海外投资合作力度。据报道,Shein在巴西已经通过合作工厂生产了4000多种款式的服装,在2023年更是透露计划在巴西投资7.5亿雷亚尔(约合1.5亿美元),与当地2000家制造商合作。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是,作为中国企业持续将供应链转移海外,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策略。一方面很可能并不具备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在履行母国社会责任方面也会遭遇质疑。
其次,国际经济环境近些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Shein等跨境企业的高速增长期可能已经过去,必须转变发展思维。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内卷化、同质化竞争加剧,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将全球经济拖入到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实际上,Shein在2024年或已遭遇增速下滑和利润下降的考验。据财联社报道,Shein在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3%,而2023年增长40%;上半年利润下滑超70%;上半年营收180亿美元,利润不到4亿美元;预计未来营收增速将稳定在20%-30%区间。不过,关于媒体披露的这类数据是否准确,SHEIN并未公开表态。
当然,面对竞争环境变化,Shein也一直在调整战略方向。此前,有外媒报道称Shein将重新聚焦于核心时尚业务,并于2023年12月在东京开出首家线下服饰实体店。另外,Shein开始扩展平台上的外部商家合作模式。2024年8月,Shein首席运营官苗苗宣布“试跑”商品中心、品类运营中心、全球运营中心自负盈亏,由此可见,相较于全力冲刺全球拓展,以服饰品类起家的Shein也在尝试调整步调。
最后,在国际资本环境方面,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跟前几年活跃的国际投融资环境相比,近些年环境显然变得越来越恶劣,由此导致很多企业的估值缩水,这对于Shein这类旨在上市的跨境企业也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SHEIN自2020年就在开始筹备上市,但当时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上市计划被搁置。2022年,SHEIN又一次重启了IPO计划,但很快再次终止。之后据《环球时报》报道称,SHEIN 2023年赴美IPO的计划停滞后,2024年下半年拟折衷以DPO模式(不发新股不融资)赴英国上市,估值660亿美元。最新的消息是,Shein已经正式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批准,计划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估值已经降为约500亿美元。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鉴于目前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低迷的资本市场环境,现在可能并不是上市最佳时期,因为市值很可能达不到预期。
显然,在这种新环境的变化下,跨境企业想要继续延续此前在国际贸易红利期的发展策略已然是走不通了。笔者认为,中国跨境平台或商家除了需要在本土化运营和多渠道销售方面着眼之外,更重要的是颠覆原来的低价走量的商业模式,而是立足国内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完整且强大的供应链集群,不断投入研发力量,以高质量的产品为导向,建立品牌优势,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由此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走得更深更远。
作者 丁道师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国际经贸环境剧变,希音们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