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万家电商入网购黑名单公示就够了吗?

20161026s11

“双11”越来越临近了,关于电商的争夺也开始渐渐热络起来了,不过蓦然发现身边对于“双11”倾注更多热情的人反而少了,无论是朋友圈还是群里讨论要买点啥的声音并不多,很多人表示,该买的时候自然会买,不会扎堆买了,并不是所有买的东西都便宜,甚至买回了好多“垃圾”,平常并不用,占地方,有的东西买回来吃不了,愣是放坏了扔掉。理性消费的思维也越来越普遍。人们已不太像以前一样扎堆抢购、趸货,好像真以为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不过,即使这样,商家的热情不减,某平台已经喊出了今年要超越去年的销售额,并且相应的各种促销活动和宣传攻势也开始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国家信息中心将1.98万家电商列入网购黑名单。据悉,为整顿网购环境,国家信息中心计划把这些黑名单推送到各个部门及第三方征信机构,并对名单进行定期更新,供社会各界参考使用。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好像还不够,如果真正地能和网购平台一起合作,直接把这些网购黑名单从平台中剔除出来是不是更好?这样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就不会上当受骗了。尤其是某宝平台堆积的商家千千万万,如果能够趁机梳理一下,是不是能够还网购市场一个相对的净化环境,只是某宝会这样做吗?国家信息中心将名单放到第三方征信机构意思并不大,因为我们的征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真正的命脉实际上还是各个电商平台本身,如果从源头上关上闸门,岂不是更好?

众所周知,网购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晴雨表,也成为扩大居民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增长放缓、大众消费趋谨慎、实体店经营业绩惨淡的形势下,网购指标仍直线上扬。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网购市场发展非常值得看好,不过,如果网购环境得不到改善,假货、伪劣产品、配送、欺诈、造假等等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也容易让网购市场蒙上一层阴影,毕竟如果上当受骗的用户多了,他们就会无形中对网购开始有抵触心理,最终贻害的是整个市场和产业链。

我们在网购的过程中,经常能遇到商品信息的“表里不一”、优惠促销暗含的水分、特殊商品“以假乱真”、售后服务“名不副实”以及钓鱼网站“花样骗现”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仅仅依靠一些独立机构显然是很难获得有效的结果的,如果没有网购平台本身约束的话,那么一切皆是枉然。我们试想一下,如今被工商部门列入“失信企业”名单的共19646家,如果他们的产品还能堂而皇之地进入到网购市场,消费者购买的话,那么权益如何保障?

此外,我们也关注到,今年的“双11”越来越已经成为一种阵营间的较量。一方面是阿里、苏宁通过时尚、直播、O2O等因素寻求新亮点;另一方面是京东、沃尔玛业务合作的消息频出,大搞双线互动。竞争的格局开始向纵深化发展了,平台都在给消费者构建一个更加轻松便捷的购物渠道,但对于产品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众所周知,低价促销已不是刺激消费者购物的惟一要素,同样也不是电商玩转“双11”的主要噱头。随着同质化竞争加剧,电商企业想要抢占制高点,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平台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力拼服务和质量,这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当喊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的时候,那么服务其实也应该是新服务了。

作者:小刀马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1.98万家电商入网购黑名单公示就够了吗?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