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的一天在北京王府井参加一个行业会议,到得早了于是跑到王府井书店打发时间。胡乱翻了几本书抬手看表发现时间又有些赶了,书店离会场的距离差不多有一站地,打车不值当走路又来不及。出门恰好看见一辆小黄车停在路边,于是掏出手机按流程操作一番骑车前往目的地。
上了车发现车子晃来晃去不走直线,我起初以为地不平,下车一检查原来车轮子是歪的。脚蹬得快速度却上不去,几分钟的路程硬是骑出一身汗。那是我第一次使用共享单车,留下的印象并不好。想来想去不明白,好端端的自行车,轮子怎么会是歪的。
后来还是在北京,在某地铁口看到一中年男人从一辆汽车上下来径直走到几辆小黄车跟前,一顿连抡带踹,车子倒下一片。跟周围人一打听原来这位大哥是一名黑车司机,这才恍然大悟。共享单车一多起来,黑车司机的活儿就少了,抢了人家饭碗自然招人恨,可是自行车招谁惹谁了要挨这顿砸?
黑车司机打砸共享单车,因为有利益冲突在,这件事情还算容易理解。反而从那些跟单车无仇无怨的普通人对待单车的方式上流露出太多人性中的丑恶。
1
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谈中国人为何爱占“公家的”便宜,“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公家的”就是公共的、共享的,用于方便公共交通出行的共享单车自然也在其列。
出于占公家便宜的心理,自然而然地部分人就对共享单车起了私心。有直接将车骑进小区带回家的,有将车故意藏起来让别人找不到的,更有甚者将车身重新刷漆砸了车锁完全占为己有,当然这种情况已经超出“占便宜”的范畴,成了违法犯罪行为。
占公家便宜的“传统”由来已久,过去国家搞集体所有制,工厂的工人偷铁,食堂的师傅顺肉,是常有的事。按照费老的说法,占便宜心理源于人性中的“私”。中国的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叠加。一旦超出了自我划定的“私”的界限,那就成了“公家的”,就只管利己不管损人与否了。
占了“公家的”便宜,却不尽公共义务,这是从共享单车上折射出的人性丑恶之一。
2
至少从目前来看,共享单车还是一笔赔钱的买卖,全靠投资人的钱支撑着。说到中国最赚钱的产业,不是房地产也不是互联网,而是诈骗。有数据统计说诈骗产业每年从中国人身上赚走3000亿,听起来让人瞠目结舌。有人说中国已经沦为骗子大国,对此我深以为然。
中国骗子的骗术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共享单车才出现不久,也已沦为实施诈骗的工具。近日有骗子将单车上贴上二维码,用户一扫直接进入转账界面,稍有不慎或是第一次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就会上当受骗。也有骗子在车身原有的二维码上面再贴上一层二维码,覆盖之后可以假乱真。倘若骗子的骗术更高明一些或者说技术含量更高一些,完全可以模仿单车软件的操作界面,骗取用户的押金,或是盗取银行卡密码之类信息。让人“细思极恐”。
无论在哪个国家,小偷和骗子都是让人恨到咬牙切齿的两种人。前者如果被当场擒获往往被打个半死,后者因为导致太多家庭悲剧,公众也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而之所以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诈骗这个队伍中,关键在于低成本与高回报,同时与人性中的“懒惰”有关。
“懒惰”在天主教的教义中被列为七宗罪之一,因为懒惰,人便会产生“不劳而获”的念头,于是便去偷去抢,坑蒙拐骗。中国人向来以勤劳著称,的确,连骗子都很勤劳。
3
四处张贴的小广告被称为“城市之疮”,从老中医专治疑难杂症到“包小姐”,在中国的大小城市随处可见。近两年有好转迹象,不过这大概是个错觉,不是小广告少了,而是电线杆子没了。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给共享单车公司支招,说如果未来开放车身广告,将是一个收入渠道。一语成谶,还没等单车公司动手,张贴小广告的先下手了。近来多个城市的单车上就被发现张贴上了小广告。一些企业为了宣传产品往往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宣传也要有原则和底线,不能占用公共资源侵犯公众利益,更不能违背伦理道德。
举个例子,把人流广告贴到大学门口,这就属于挣钱不要脸了,换到国外估计还会触犯法律。再比如殡葬公司跑到医院门口打广告抢生意,人还没死两家公司先掐起来了。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案例。一切向钱看,这不只是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4
今日又有媒体报道说几个小学生利用共享单车的漏洞,不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易打开车锁把单车骑走,这件事当然不至于上升到“中国人爱钻漏洞”的高度上,但却反映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对“规则”的教育仍然没有引起重视。
反过来如果孩子私自骑走单车出了事故,家长们准要找到单车公司的头上。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头上才会引起重视,这倒是个事实,不是我上纲上线。
一个小小的共享单车却反应出人性中的种种丑恶,在一篇有关单车乱象的文章下,有一条热门评论,“共享单车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的确,共享单车是出给中国人的一道人性考题,也是一道有关社会文明的考题。
作者 郝小亮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共享单车是中国人的一道人性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