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3月16日)方太发布会上,方太以“坚持创新科技 勇攀厨电科技新高峰”为主题,分享了“产品自信、理念自信、创新自信”三大引领性实践,官宣国家航天院所将与方太开展航天技术厨电应用联合课题研究。这种敢于把“太空”里的科技带回“家”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前期方太牵头制定的鸿蒙吸油烟机标准发布,成为行业标志性的突破。此外方太还主导了IEC国际标准修订,目前已参与修/制定各项标准90余项,已发布的标准60余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了方太作为厨电龙头企业的价值。
在今天(3月16日)方太发布会上,方太以“坚持创新科技 勇攀厨电科技新高峰”为主题,分享了“产品自信、理念自信、创新自信”三大引领性实践,官宣国家航天院所将与方太开展航天技术厨电应用联合课题研究。这种敢于把“太空”里的科技带回“家”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前期方太牵头制定的鸿蒙吸油烟机标准发布,成为行业标志性的突破。此外方太还主导了IEC国际标准修订,目前已参与修/制定各项标准90余项,已发布的标准60余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了方太作为厨电龙头企业的价值。
苏宁易购刚刚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中,出现了423亿元-433亿元的亏损,给这家公司动荡的一年划上句号。可以看到,其中过半是由计提减值准备、投资损失导致的账面亏损,实际并不影响当期流动性。此次大额计提,应为一次性甩清历史包袱,风险出清。
苏宁易购在2021年经历的是流动性危机,导致部分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如三季度电器和3C的库存达到历史最低点,这种危机根本来说还是缺钱造成的,但这并不代表苏宁易购有经营性危机。
在流动性逐步缓解的情况下,2021年四季度苏宁易购销售额环比增长25.48%,且9月之后每个月销售额都是环比上升的。与此同时,四季度亏损额度也在大幅收窄,环比减亏59 %—71%,而11月的 EBITDA实现了0.8亿元,12月也是转正的状态。最新预期是,2022年一季度将实现净利转正,这家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正逐渐恢复。
自2020年开始的疫情以来,整个零售行业日子都不好过,整体进入大幅亏损阶段,多家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多重因素叠加之后导致市场表现不佳。但是在经营方面,苏宁易购还是一直向上发展的,其主要表现在于聚焦零售主业,控制业务规模,积极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经营质量,追求稳健经营。
零售业是个长跑赛道,不断降本增效是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其效果虽然不会在短期内得以体现,但从长远计却是关系企业生死的长效工程。过去几年的扩张,已使得苏宁易购成为一个巨型企业,扩张停止后内部挖潜就成了首要任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财务上相对较为困难的三季度,苏宁易购的组织调整已完成,降本增效的一系列措施也已有效实施,市场表现就是销售毛利率的上升和费用的下降,四季度也延续了这一可喜的趋势。只要精细化管理的举措继续实施下去,对成本的压制和对效率的提升都会带来持续性的产出与回报,企业在经营活动上的造血能力会持续加强,业绩则有望走出上行曲线甚至开辟出经营的上行通道。这一过程相对缓慢,但是良性的。
苏宁易购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在消费市场上打造出过硬的品牌形象,目前仍是品牌家电和3C的主流渠道,而这也可以有效带动家装市场等关联性较强新业务的发展。过去一年苏宁易购在家装市场表现突出,帮助了许多家装品牌实现销售业绩的突破。近期的年货节,苏宁易购更是联手推出TCL、林氏木业、顾家家居、四季沐歌、恒洁、太太乐、箭牌等知名品牌的优惠促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多个品牌都在年货节上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多业态共存的业务态势下,苏宁易购的供应链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与各品牌厂商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今年的1月25日,苏宁易购的战略合作伙伴青岛海尔正式入驻苏宁易购总部,两者开始联合办公,并确定了三年千亿的战略合作目标。与供应链进行高度紧密合作是一个大趋势,青岛海尔的入驻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加入进来,与苏宁易购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扫清商品流通之间存在的障碍。
零售业是个流动性充沛的行业,经营上的管理能力是生存关键。苏宁易购在2021年确实遭遇了黑天鹅,出现了流动性暂时中断的情况,但这对其经营状况则并无太大影响。随着各路资本的加入,苏宁易购的经营发展应该能很快重回正轨。能在如此困难的2021年重新取得阶段性增长,目前看苏宁易购已经有了一个向上的良好迹象。而随着疫情消退,市场的逐步好转,相信苏宁易购在2022年会迎来一个不错的前景。
作者 葛甲
中国从一个传统农业国步入新兴工业国的过程中,农民的数量虽不断减少,但绝对值仍旧很高,农业人口数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按不同的统计口径来看,拥有农村户籍的人口约为9亿人,横跨城乡两地之间工作生活的农民约为6亿,而真正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农民也至少超过3亿人。农村问题复杂而繁重,但却是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工业国之后,下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很难想象,我国有94.7%的国土面积属于农村,这其中包括约54万个村和3万个乡镇。中国城市的发展有个内在的路径可供遵循,但农村的发展却由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东西部差异,观念差异等因素的存在而呈现无一定之规的特点。农村问题之复杂、多变、繁琐,远没有到了可以提纲挈领几句话下定义的程度,但目标却很明确,农村要获得更大发展,要消除上述那些差异,要按发达国家农村的标准振兴中国农村。这个任务很艰巨,但从现在开始着手并不算晚。
中国在2020年底前就已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目标,经过8年奋战,832个贫困县和12.8万贫困村共近亿人口成功实现摘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消除贫困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脱贫攻坚等于是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搭建好了一个基础设施,与村村通公路,通电视和通宽带这些工程一样,将农村发展的物质条件充分准备好,提供到位,接下来的农村发展,更多还是要靠农村的内生动力去进行推动。如何激发这种内生动力,使其发展壮大,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发挥示范效应,就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很大课题了。
绝对贫困在中国大地消失之后,当前农村的主要需求已非生存,而是发展,即已从求吃饱饭阶段过渡到求生活更好的阶段。中国城市居民和企业对于农村的帮助,很长时期都停留在捐款捐物的阶段,不用的衣物捐出去,遭了灾捐点钱。但当你发现自己的旧衣服越来越难以捐出去,企业的捐款越来越显得治标不治本之时,不是人心变了,而是形势变了,有些事情的内在逻辑变了。中国农村供养了全国的日常生活所需,中国农村也有相对庞大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中国农村缺的也许并不是钱和衣物,而是能带领农民获得更大发展的人。
农村相比城市发展滞后,全在差异二字,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差异,经营差异和观念差异,都使得农村地区居民无法从容地参与市场,融入市场。人们只看到农产品地头收购价与终端销售价之间的巨大差异,却看不到即便如此中间商也要冒着巨大的商业风险,最终难免还要陷入广种薄收甚至不收的窘境。从属于工业化时代的市场经济与农业时代沉淀下来的小农经济之间,大多数逻辑是相反的,但这这种差异却不被熟知,甚至拒绝被理解。很多农民出村进城务工买房定居之后便不再回村,但中国农村却真正需要有一大批有学识,有见识,了解城乡经济体系之间异同的人发挥作用,这本质上也是一个消除差异的解决方案。
腾讯从2015年开始建设并发布了“腾讯为村”,这是个智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兼具信息发布、身份认证、社交、好物推荐等诸多功能,在党政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中国农村的数字化程度。这个产品与村村通一样,也可以算作乡村的一项基础设施,首先让农村有了基本的数字化平台,至于应用率、普及率和成长速度等其他指标,确实不能与传统互联网商业产品进行简单类比。社会舆论更喜欢追逐报道传播有着巨大商业价值的互联网产品,对于有着较大社会价值但商业价值不明显的产品则兴趣缺缺,这当然也符合市场经济一般性规律,不足为奇。
有了基本的数字化平台之后,就要有相应的前突动作。互联网公司的习惯是,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选择最主要矛盾下手加以解决,而腾讯这次选择的是人,具体来说是年轻人。1月4日,中国农大-腾讯为村乡村CEO计划年会暨首期开班式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0个省市、20个地市州的50余名“乡村CEO”学员,开启为期九个月的学习、实训与在岗锻炼。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农村,有些是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还有些是在乡村自己做电商和短视频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年轻的村干部。
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实施项目,腾讯提供资源,还派出数十位高管担任讲师对学院进行集中培训。学员经过20天的集中学习后,要去村子里进行2个月的实训,再经历为期 6个月的在岗锻炼以及答辩结业。考核结业后的优秀学员,可以向腾讯申请为期12个月的创业基金,在农村大展拳脚。项目的目的很明确,培养一批年轻人,填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这么细致、复杂、繁琐而长周期的持续投入,对于长期秉持效率至上的商业互联网公司来说,是明显的风格偏差了。但或许复杂而多变的中国农村振兴工作,也确实更需要的正是这种非巧非工的默默耕耘。
当然了,互联网公司的巧也还是需要的,只是并非现在。如果项目初期取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以腾讯这种互联网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够迅速将其中成功模式加以提炼,做成可快速复制的模式加以快速推广,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引发一场意义深刻的改变。其实农村地区的资源堪称丰富,人力并不稀缺,人民勤劳而朴实,唯一缺乏的就是有眼界和见识,能带动所有人向前走的经济带头人。如果腾讯这一探索取得成功并能迅速推广,相信不用10年,就能让中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换了新颜,当然这在目前为止仍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了,还需见到美好的现实。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颇多乡村建设改良实验,但最终大多走向失败。在深不见底的中国农村,腾讯为村的这个乡村CEO培养计划也未必能真如预期一样取得成功,这些被寄望于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长征的年轻人,在过程中也许会动摇,也许会畏难,也许会变共同富裕为个人富裕,又也许会变振兴乡村为振兴城市,但这些并不重要,也无需对此类后果顾虑太多。腾讯为村的乡村CEO项目毕竟迈出了探索的重要一步,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案例、实例、数据,无论好坏的结果,都是有巨大价值的。即便只有少数好的结果,与预期一致的结果出现,也可如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而中国大地的承载度、包容度和传播能力,也是无数次被历史经验证明了的。路在脚下,毋须踌躇。
作者 葛甲
今年的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是C位主角,共有241辆新能源车亮相参展,其中国际品牌为88辆。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上的火热表现,与市场发展情况相当同步,截止10月为止,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已超过2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18.2%,年底前突破300万的销量应该无任何悬念。
一个新产业的崛起,带来的是供应链的重新构建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之相关的细分产业是不会错失机遇的。本次广州车展,全球顶级扬声器品牌Dynaudio丹拿也高调出场,带来了“Consequence至尊”Hi-End汽车音响系统在会场亮相,引起了现场参会者的关注。丹拿这个1977年创建于丹麦的北欧品牌,长久以来凭借高超的声学技术和匠心匠造的品质,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心,在音响界享有盛名。
本届广州车展亮相的“Consequence至尊”Hi-End汽车音响系统,来源于1983年丹拿发布的经典款扬声器,这款产品被誉为“扬声器的天花板”,创造性地采用了“倒转式”单元排列方式,将超高音、高音、中音、中低音与低音单元一路由下往上排列,与一般音箱的配置完全相反。这款产品音场出众、高度正确,在低音部分采用了Compound低音单元推挽发声方式更是令人叫绝,在用户中享有美誉。长久以来,“Consequence至尊”都被作为顶级发烧音响装备在专业界小圈子内流行,并非大众电子消费品。
本次丹拿携“Consequence至尊”的汽车音响系统来到广州车展,意图何为相信已经很明显了。丹拿早在1994年就开始为高端汽车开发定制汽车音响单元,先后为沃尔沃、进口大众、布加迪威龙等高端汽车品牌提供扬声器单元集成服务,汽车Hi-Fi音响系统这个概念,就是丹拿率先提出并落地的。由于丹拿本身定位高端,因此在高端汽车音响市场,丹拿是个响当当的名字。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给丹拿带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丹拿正在加大力度布局高端汽车音响市场。
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油车之间的分野也越来越明确,两者不同之处颇多。传统油车对于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为注重,而新能源车则在此基础上更多强调舒适性和娱乐性,集成各种全新电子技术,意图在车内为用户打造一个舒适的“第二生活空间”,而汽车音响设备则是这个生活空间中的重要中枢,承担着用户与外界的感知和交互功能,高性能的扬声设备是未来新能源车之基础必备功能。之前在油车舍不得搭载的高端音响,在新能源车中未必舍不得。
2014年中国公司歌尔声学收购丹拿之后,这个享誉国际的音响品牌算是正式开启了中国之旅。目前丹拿在国内约有2000万汽车后装音响用户,因其精良的品质与顶级的听觉效果,很多蔚来和理想汽车的车主都会选择安装丹拿音响设备。2019年,丹拿与小鹏P7合作开发了丹拿智能音乐座舱,2020年,丹拿还与东风岚图联合发布了丹拿音响系统;2021年8月,丹拿联合比亚迪推出5G音乐智能座舱,在汽车前装音响市场也很快打开了局面。
曾经的丹拿“Consequence至尊”因其高超的声学性能让发烧友赞誉有加,但高昂的价格却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进入汽车音响市场之后,大众辉腾和沃尔沃等豪华汽车品牌都搭载了丹拿产品,但在传统油车供应链利益分配格局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丹拿要想在保有品质的基础上将产品分布范围扩大,是有挑战的。好在,新能源车这个风口来了,丹拿看到了这一趋势。
新能源车的诞生,几乎要将原本固化的油车供应链给推倒重来了。原本稳定供应油车的相关部件,未来未必还会如此稳定。一大批新的公司将随着新能源车崛起,很多原本不在汽车这个棋局中的供应商,也将会获得发展良机。也不是说旧有供应链的某些环节就完全没有机会,但那些日子本来过得很好的厂商,如果不对新能源汽车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其特点,理解其内涵,被时代抛弃起来也是很快的。
过去的汽车都是按价格进行分类,什么样的产品配在什么样的车上是一定的,但在新能源汽车上,这些定理可能会失效。新能源车主大多是乐活族,买一台20万的车却宁愿花1.8万去后装一套高端音响,然后开出50万的感觉,这种在传统观念视角下严重违背成本规律的事情在很多传统汽车厂商看来不可思议,但却是每天都在真实发生着的事情。从2000万后装汽车音响客户中,丹拿看到了扩大自身产品覆盖度的希望,也看到了为高端汽车音响支付更多的意愿,因此才会在广州车展上把自己的看家宝拿出来,更深度参与到市场中去。
当前全球汽车音响市场规模在数百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其中的1/10,但增长却是最迅猛的。中国汽车消费者中有超过七成认为汽车音响是汽车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有超过八成的中国车主愿意为汽车音响花更多钱。如果新能源车在未来十年中对油车进行了有效替代,在高消费意愿的支持下,新能源车汽车音响市场的规模将会是传统油车的十倍甚至更多。丹拿作为全球顶级音响设备厂商,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机遇并深度投入进去,是顺应潮流之举。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变局依然很多,从需求方面,市场趋向方面,用户偏好方面等,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变化,但丹拿的优势在于扎根中国市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最为迅速的市场上,时刻感应市场脉搏,随市场变化而变化。这世界上没有哪款好的产品是生来就应该被一小部分人享用,而无缘更广大消费群体的。丹拿解决好这个变化之后,对新能源车市场未来的持续而激烈变化,应会游刃有余。
作者 葛甲
瞭望智库于11月26日发布的《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客观调查,详细阐述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该报告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是一场重配农业生产要素的革命,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在坚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新发展格局下,农村电商在此背景下也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农产品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商品,之所以还有大宗农产品概念但并无小宗农产品的概念,是因为前者在生产、消费、贸易、运输方面量非常大,便于进行集约化经营,甚至还可以做成金融产品上市交易,而后者则由于生产消费量方面小很多,因此很难进行集约化经营。实际上大宗之外的其他农产品绝对量并不小,只是并没有达到能够集约化经营的地步,此外由于此类农产品往往产地分散,质量标准不统一,因此在传统流通行业里,小农式的经营往往是薄利的。
在过去,农民往往会推着车将自家种的瓜果梨桃拿到集市上去卖,却也卖不出什么价钱。更由于相当多的非大宗农产品并非刚需,流通环节既需要为其做市场推广,货源量和产地又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占农产品种类绝大多数的非大宗农产品向来都属于长尾市场,一些地方特色农产品只是偶尔能在市面见到,但绝不会形成稳定供应。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全世界都非常相似,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品质非常好的农产品,就是由于无法规模化进入流通渠道而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流通。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是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尴尬现状。
电商平台兴起之后,状况就有所不同了。首先电商平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其次农产品也不需要进入原本怎么也进不去的传统流通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将农产品卖给消费者即可。传统流通渠道中,一件商品要经过经销商、分销商、代理商、批销商、零售商等十几道关口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而在电商平台上,这一环节可以精简至生产端直连消费端。农民可以将农产品交给经销商,由经销商在电商平台上完成交易,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而有些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农民,在通过学习掌握一定技能后,更是可以直接在电商平台上完成交易,无缝对接消费者。
将原本复杂的流通问题化繁为简,不仅省去了流通中的层层费用,还能直接面对消费者,这就是短路经济范畴了。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数电商平台目前来看成本已不低,门槛设置已高,有些平台甚至前期需要一到两百万左右的资金方可开展经营。而农产品是长尾市场产品,很多经销商或者农民本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有低成本热启动才是农产品电商之路。该报告特别提到了拼多多,这家电商平台对农产品采取零佣金,并倾斜流量和资源,不仅给农产品业者提供低成本热启动的机会,还深入产地培训新农人,对本土农产品进行大力投入,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拿到自己的平台上售卖。
这些年拼多多一直坚持做扶贫助农,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们将农产品在拼多多上售卖,以合作社为单位,向农民提供电商培训,指导他们做品控、做包装、做营销,支持农业品牌化的主流发展,善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
烟台苹果和天津鸭梨是很出名的两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但听说过盐源苹果和青海藜麦的人就不多了,事实上这两种产品在品质上一点都不差,都是在地方上久负盛名但却不为外界所知的特色产品。盐源县隶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高海拔,光照时间长,这里出产的苹果非常丑但却非常美味。每年55万吨的产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过传统流通渠道走货非常复杂,价格卖不上去不说,经销商一个不小心也许就会赔钱。2015年盐源县开始电商平台运营,到2020年,盐源苹果成为拼多多平台上畅销榜第一的苹果,而盐源苹果在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占比也突破了50%,成为知名的网红苹果。
其他如青海藜麦、丹东草莓、新疆红枣、会理石榴等,都是走的这个路数,分别都从不知名的地方特色产品,到在新电商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原本偏远地区流动性不佳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流动起来了,只是这件事的一面。在另一面,全国消费者在买到原本不好买到的农产品的同时,对产品背后所依托的产地也会有一个初步印象。丹东的海鲜如黄蚬子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究竟有几个人知道丹东这个地方还会出产很好吃的草莓?一些带有地理名称的知名地方特产,如哈密瓜、莱阳梨等,之所以能闻名全国是由于历史因素造成的,但那些不够知名的地方特产,通过电商平台走红,让其背后的地域也变得知名起来。在电商平台上卖农产品也许是一件小事,但能通过产品进行地域营销,小事也是可以做大的。农民农户、电商平台、地方政府,这是个三赢局面。
农业是个最传统的行业,存在的痼疾也是很多的,标准化做得不好,集约化做得不好,流通效率不高,稳定性不佳等等。但农业也有自己的机遇,当前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的崛起就是机遇。当一切都追求量化标准,追求技术化解决方案的电商决定去做农业,美好的事情必将开始。农业产业化未必意味着只能走规模化和集约化之路,小农经济能够用互联网、技术、AI作为提升效率的工具,也是农业产业化的正确方向。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没有办法对耕地进行高度集约化开发,小农经济将长久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但只要这个小农经济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小而强也是很好的一个结果。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的出现,给中国小农经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
作者 葛甲
11月25日,OPPO发布了全新一代的Reno7系列新品,该系列共包括三款产品,分别是搭载天玑1200-MAX的Reno7 Pro、搭载天玑900的Reno7 SE和搭载骁龙778G的Reno7。尤其值得关注的是Reno7 Pro,全球首发搭载了OPPO和索尼联合开发的IMX709传感器,用顶级配置将OPPO自Reno5以来主打的人像视频手机推向新的高度。
之前市场上不断风传Reno 7的配置和性能参数,但并没有任何文章猜到了IMX709传感器的存在。对于OPPO来说,将IMX709传感器搭载到Reno 7 Pro前置摄像头上是一个技术上的重大突破。首先,近年来无论高端旗舰还是中端精品,前置摄像头的技术进步都非常缓慢,定位于人像视频标杆的Reno7系列看到了机会,新搭载的IMX709传感器将大幅提升前置摄像头的性能。其次,该产品实现了多个第一,首次采用了全新的RGBW技术,首次将OPPO自研算法写入传感器硬件,首次由OPPO对其享有永久独占权。
手机摄影的根本技术难题就是对光的捕捉,体积所限手机上无法安放大光圈,通过软件来延长快门和曝光时间在体验上又不够好,这也是为何手机拍月亮总是拍不太好的原因。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不是没人尝试过,但如果触及不到底层的软硬件结合,效果终归有限。OPPO此次与索尼的合作可以算非常深度了,索尼在这款传感器中采用全新的RGBW技术,将OPPO自研的图像处理单元(算法)封装了进去,这是手机厂商与元器件供应商前所未有的深度技术合作。
封装在IMX709传感器内部的OPPO自研图像处理单元
2015年OPPO就商用了索尼的RGBW传感器IMX278,之后OPPO与索尼在多款传感器上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保持合作。作为元器件供应商,索尼要考虑的并非是一家厂商的需求,但OPPO在提升用户摄影体验方面的需求却十分突出。基于十余年影像技术的积累,OPPO发现了传统RGBW传感器存在的部分问题,利用像素聚合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合一像素聚合算法,对优化传统RGGB拜耳阵列的像素排列方式进行了革新。
OPPO自研RGBW技术为传感器像素排列方式带来革新
这一创新,可以说是让RGBW这种传统技术重获新生了。IMX709感光能力相比Reno6上采用的IMX615提升60%,在暗光或夜间场景拍摄时画面动态范围更高,噪点降低35%。
IMX709作为软硬件结合的底层创新,考验的是合作双方的实力与耐力,将算法开发出来只是一小步,接下来的算法硬化再到产品化,每一步都没那么容易。成本、优化、功耗、效率、兼容性、适配等等,都意味着大量的努力。更不容易的是,OPPO所开发的影像算法一旦写入硬件就无法更改,这意味着OPPO需要对算法方案进行无数次的调整测试,要对自己的方案达到整体最优解之后才能进行“算法硬化”。从2019年项目立项,到2021年流片成功,再到年底首次搭载到Reno 7之上,两年时间里,难以想象的复杂细致工作,最终得到了丰硕成果。
一提到手机厂商或者电脑厂商,很多人都会想起“组装厂”这么个概念。确实,我国IT技术长期落后欧美发达国际,不但芯片需要进口,就连模组元器件和屏幕等也都需要进口,绝大多数手机厂商也确实长期处于一个组装厂的位置,只能将美日的产品组装起来卖出去赚微薄的一点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如果说手机厂商都安心扮演组装厂的角色而不思进取,却并不客观。如果有办法,有路径,有方向,谁不想掌握核心技术,将利润都拿到自己手里,谁想长期给别人打工?OPPO 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和所走的道路,给了所有手机厂商一个启示。
OPPO Reno系列致力于引领至美科技产品。自2019年3月11日第一款Reno手机发布以来,以三年推出六代手机的速度快速占领市场,最近一年更是进行了三代新品发布。Reno的市场主线是开拓年轻人市场,初期就果断选择从影像打开突破口,产品轻薄、美观、防抖、夜景拍摄、清晰、AI摄影,这些都是常伴Reno的标签。
在历代Reno的产品迭代过程中,OPPO采用了“加量不加价”的策略,在这一代Reno7新品种体现更为明显。比如Reno6标准版所采用的天玑900,到了这一代降格为Reno7 SE,同时电池容量带来升级,全系配备4500mAh大容量电池。
OPPO Reno7 Pro三款配色
从一出世起,Reno就将提升影像体验作为核心产品方向,巧妙地踩准了视频社会化这个点,并在Reno5系列开创了人像视频赛道,让其成为年轻人群体中最受欢迎的手机之一。此次Reno7系列首发搭载全新IMX709传感器,其根本意图仍不离核心诉求,那就是不断提升手机摄像功能体验,帮助用户“轻松拍出最美人像”。
重点是,Reno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更深入地向产业链底层迈出了一大步,这在手机厂商中可说是开天辟地之举。元器件厂商与手机厂商开展底层软硬件合作,对彼此双方的要求都很高,你有没有能力做出适配硬件的软件是一方面,硬件厂商对你的软件有没有信心又是一方面,而硬件厂商的能力能否符合你的需求与要求又是一方面。传感器是手机上的重要单元之一,OPPO做出来一款属于自己的传感器,接下来会不会有与芯片厂商的深度定制合作,未来OPPO是否有能力自己做一款硬件,这些都是可以拭目以待的。至少,OPPO向着这个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年轻人是前沿科技的第一消费者,前沿科技是很贵的,但你只要能做出来,年轻人就愿意买单。Reno手机一直在摄像技术上下功夫,不断加大投入,已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支撑这一切的正是Reno手机的大批年轻用户。这是个非常美妙的正循环,Reno投入巨资,不断拿出顶级科技产品,用户愿意接受并用购买给以鼓励,这促使Reno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进而形成正向循环。只要这个正循环能持续下去,未来的Reno将有可能搭载更多OPPO自研的技术创新。
作者 葛甲
当今年京东11.11累计下单金额的数字定格在3491亿,众多商家欢呼雀跃,其中不仅有4.3万个商家的成交额增长2倍以上,更有31个品牌销售突破10亿大关!再创记录的数字背后,是京东技术与服务强有力的支撑。具体到与销售增长息息相关的广告营销层面,京东数字营销推广平台“京准通”于大促前夕发布了“京准通领航计划”,设千万奖金池、专属运营1v1服务、前排“打榜”展示等多重激励举措,为商家在新品、新客赛道全面起航提供源动力。
计划自上线后,吸引了众多京东站内POP商家的积极参与,争先在“新品助力榜”、“新客突围榜”与“综合成长榜”三大榜单中“打榜”。据统计,京东11.11期间参加“京准通领航计划”的商家累计达到1万余家,覆盖17大类目。最终,科沃斯、图拉斯、波司登斩获“新品助力榜”前三强;卡宾、华药东方韵大药房、足力健荣获“新客突围榜”前三名;九阳、卡宾、A21在“综合成长榜”成功突围冲顶。
新品首秀的线上主场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在存量市场里,新品无疑是商家争取新客、促进转化的增量突破口,同时,追求新、潮、趣的Z世代成为消费主流,新品也成为商家撬动Z世代的新机会。新品对于销售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商家却面临着 “推新易、打爆难”的行业普遍痛点。针对这一痛点,京准通领航计划依据新品独有特性,规划多消费人群,形成了差异化的推广策略,不仅满足了Z世代标新立异的需求,撬动消费者心智,又让极具创新活力的新锐品牌收获了增长,成为新品首秀的线上主场。
如扫地机器人行业TOP品牌——科沃斯,面对新兴品牌不断崛起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加速新品迭代的速度。今年,科沃斯地宝X1系列问世,开启了扫地机器人行业3.0时代。京东11.11期间,科沃斯积极参与领航计划,立足京东POP小家电品类,主打新品地宝X1 OMNI与爆款地宝N9+产品,站内通过快车、触点,主推清洁除尘类目,触达潜在消费者;站外通过直投,进行大规模曝光,推动拉新与种草。最终,在领航计划“新品助力榜”的助力下,科沃斯实现了新品全面爆发,店铺销售额翻倍增长,新品引流同比增长7倍+,新品成交GMV同比增长160%+,斩获京准通领航计划“新品助力榜”TOP1。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据了解,京东11.11期间,在京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帮助中小商家新客转化率提升了4倍。在广告投放方面,“京准通领航计划” 通过覆盖触点、展位和直投RTB产品线的三大新客场景,帮助商家灵活调整投放策略,减少冷启动消耗时间,实现对蓄水用户的高效转化和高意向人群的实时触达,快速拓展新客源。
在领航计划“新客突围榜”,乘国潮之风崛起的中国服饰品牌——卡宾勇夺头筹,成为了引领中国原创设计的新生力量。卡宾服饰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线上运营与品牌声量扩大的新机会点,本次大促期间,卡宾官方旗舰店借助新客赛道,多品齐下,站内站外联动,通过直投、快车、展位等营销工具推动曝光与拉新种草,并通过快速测款、快速消耗、快速抉择的三快模式,一站式引流促进新客转化,在11日当天实现了新客订单提升409%,最终取得了获取新客环比提升200%,转化率环比提升30%的不俗业绩,在登顶新客突围榜的同时,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上升赛道。
冲榜引流促转化
对品牌而言,领航计划榜单大规模曝光的流量入口,大大缩短了消费者直达店铺与商品的路径。以斩获京准通领航计划“综合成长榜”TOP1的九阳为例,它主打豆浆机、空气炸锅、破壁机与净水器等大小家电产品,并大力推进原创性设计与技术创新,通过打造圈层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了与同品类产品进行差异化区分,九阳为Z世代打造“萌潮厨房”,联合LINEFRIENDS、哆啦A梦、HELLOKITTY等人气IP一起组团营销,为产品设计打上了高颜值、萌宠、可爱的标签。
今年京东11.11,九阳成为首批参与京准通领航计划的品牌,并依据小家电与大家电不同的产品特性,构建新品打爆完整路径,在活动期间新品创造了百万量级GMV。同时,九阳还依托京准通DMP平台精准圈选潜在客群,高效引入新客,并借助全渠道触达激发消费者深度转化,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进一步促进品牌4A人群流转,京东11.11当天转化率就高达10%。活动期间,九阳推广引入订单同比增长600%,引流增长500%,店铺粉丝数量逼近130万大关。
京东11.11已圆满收官,但新品新客赛道仍将是商家实现持续增长的必争之地。未来,京准通将继续聚焦商家的新品新客增长,以更多扶持政策深度助力全平台商家赢在“新”赛道,实现供需快速匹配与新客高效转化,完成从流量运营到消费者运营,从单次广告投入到长期品牌营销投入的进阶,加速品牌营销数字化变革,为商家增长带来更多“确定性”回报!
中国电商行业万众瞩目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尘埃落定,天猫成交总额5403亿元,京东成交总额3491亿元,拼多多则一如既往未公布数据。从外在表现上看,依旧是巨额的成交数字,依旧是喜大普奔的欢乐气氛,依旧是怎么说都是正向的舆论反馈,但从数据角度说话则谁也无法否认,这是历史上表现最差的一个双十一,能从中得到的,可不仅仅是乐观情绪那么简单。
天猫双十一从2010年开始的历年增速为,1772%、455%、267%、84%、62%、59%、32%、39%、26%、25%、85%。可以看到,其实际增速是在逐年下降的,到了2019年增速下降到了历史最低之后,2020年天猫改变了传统的统计口径,将原本只计算11月11日这一天的销售额改成了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这11天的合计总销售额,因此天猫2020年的增速出现了一个突兀的上翘,这本质上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统计对比。
2021年天猫双十一的数据,只能参照去年的数字进行同比计算,与更遥远一点的2019年之前的数字可以说毫无关系了,因为2019年之前使用的是一套相同的统计口径,而2020年之后则又更换了新一套统计口径。那么天猫2021年的增速有多少呢?根据去年的数据可以算出,今年双十一同比去年双十一的增长幅度仅有8.45%。这还是在新加入了7万个卖家,总参战商家达到历史最高的29万的情况下实现的增长,要硬说这还是属于天猫的一片形势大好,那就相当不客观了。曾经号称自己是京东6倍到8倍体量的天猫,使得京东在今年双十一实现了自身55%的销售额。
换句话说,双十一的向下拐点其实并不是在今年出现,2018年增速下滑至30%以下时就已出现了,到了2020年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难以承受的程度,因此才有断然改变统计口径这件事的出现,但下滑的大趋势已经形成,这并不是抱定人定胜天精神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具有颠覆意义的结构性改革,天猫的增速下滑仍将持续下去,明年和后年仍将延续惯性继续下滑下去,届时即便再修改什么统计口径也将没什么用处了。天猫如日中天时,可以用六个西湖水来形容自己所卖的奶粉,也可以用环绕地球多少圈来形容自己所卖的纸尿裤,相信他们面对如今窘境时,是没有准备什么预案的。
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解释这一趋势性的下滑,对互联网的监管,罚款、疫情、新平台分流、经济发展遇到问题等等,但所有理由都不如一个原因来得真实,那就是天猫的流量商业模式。严格来说,天猫的商业模式核心并不是做零售,而是倒卖流量。流量这东西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会有按时按比例的不可逆的衰减过程。例如你去做一个流量项目,拿到了1000万用户,之后在不继续投入的情况下,这些用户每三个月会衰减30%甚至更多。如果你继续投入,那就必须实现比衰减速度更快的增长投入。天猫双十一过去十年逐年下滑的同比增长数据,与流量运营的这条衰减曲线恰好高度一致,这证明其流量玩法已快走到尽头。
或许是为了淡化公众对数据下滑的关注,天猫副总裁转而又提起“我们更看重消费者和商家体验的提升,以及更健康的商业生态。”口头明示要把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当做天猫双十一关注的最重要目标了。在流量经济为内核的商业生态下谈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谈用户体验,这是对得不到之事物的美好期待,而非其力所能为也。必须要指出的是,天猫提出增长质量和社会价值,是增速下滑之果而非因,根本原因在于,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天猫的运营思想是与其今日之宣示背道而驰的,这条路到今天已经快走不通了,才有今日之说法。
为了便于比较并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可以再看另一条增长曲线,那就是京东的双十一销售额。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双十一已经成为行业内共同的节日,但双十一的始作俑者是阿里巴巴,京东的传统主场是自己的店庆618。京东参与双十一时间较晚,2016年之后的双十一,京东依次实现了760、1271亿、1598亿、2044亿、2751亿、3491亿,相对应的增长率按年为,2017年增长67%,2018年增长26%,2019年增长28%,2020年增长34%,2021年增长29%。可以看到的是,京东在增长率方面稳中有升,没有面临拐点的嫌疑。需要指出的是,京东的统计口径从来都没更改过,即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1日为止的总销售额。
这个增长率对于京东来说够了,但对于天猫来说则等于危机。因为京东是真正做零售的,没有建立自己的流量阵地,也没有太多的流量外购和内销渠道,真正用体验和质量撑起了一个大型电商平台。如果说买来一个流量能在天猫实现1000元的销售额,那么这个数字在京东这里至少是要翻两到三倍的,因为京东把钱都投入到真正能够达成用户体验的那些项目上,物流、配送、技术系统、品质控制等等,很多用户都是被这些体验吸引着进行复购,而天猫那里则仍旧是质不够量来凑的商业模式,反正用户多得很,跑了一个又能低成本引来三五个,所以不怕。可惜这一行之有年的流量运营心证,这一两年越来越面临破产的边缘了。
对电商行业来说,这一两年确实不好,外部经济形势不太配合,新兴的多平台崛起,消费者意识觉醒,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未来有很大挑战在前面。但电商平台也应借此机会审视一下自己的运营战略,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未来十年是否仍旧适用。成功之后的路径依赖,形成规模之后的利益分配矛盾,志得意满之后的意气风发和嚣张狂放,都是阻碍自身发生变革的根本障碍。不要再大谈什么质量为先,用户至上,体验为目标了,做永远比说难百倍千倍,只说不做的习惯等于是在自己骗自己。想到这里又想起一句老话,时代抛弃你,可能都不会停下来说声goodbye。
作者 葛甲
手机厂商在影像赛道上的竞速越来越“内卷”,单摄到多摄,从像素数到传感器面积,厂商们拼命堆料。但智能手机越来越轻薄的趋势,与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镜头,始终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突破镜头的限制,帮用户成就更完美的影像?计算摄影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在目前的市场上,iPhone13和荣耀Magic3系列两大计算摄影机型,以及各自代表的技术路线,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苹果从iPhone11引入计算摄影,在最新的iPhone13中Deep Fusion技术有极为出色的表现。荣耀则在荣耀Magic3系列上带来了全新的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技术。
荣耀CEO赵明表示,“搭载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的荣耀Magic3系列拍照效果与iPhone 13系列相比,具有优势”。荣耀Magic3系列真的有这么强大?近日,科技媒体极果联合“水哥”王昱珩进行了一次手机影像极限辨物挑战。手机画质细节成影响成败关键因素,在风筝矩阵、剪纸花瓣、米雕文字三大挑战中,荣耀Maigc3 至臻版以更清晰的画质、更好的色彩还原,取得其中两场胜利。
这次挑战不仅证明荣耀Maigc3系列在整体成像表现上,已经媲美、甚至超越iPhone13,也表明多主摄融合技术代表了计算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计算摄影的过去与未来:正进入“多主摄全焦段融合”发展阶段
“计算摄影”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软件的算法来优化提升画面的质量,以打破摄像头等物理硬件方面的瓶颈。早在1994年,就已经有计算摄影相关的学术论文。但直到近年,计算摄影才在手机上得以大规模应用,并在经历两次革新后,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较早的手机“计算摄影”技术,可以将其称为“单摄多帧融合”流派,以谷歌和苹果为代表。初代的谷歌Pixel XL手机,以HDR+算法进行多帧堆栈,提高画面宽容度,降低噪点。随后苹果在iPhoneXS上带来Smart HDR功能,它更加智能,对不同场景和光线的分析更加细致。iPhone11又带来Deep Fusion(深度融合)和夜景模式。iPhone13的Deep Fusion能力增进一步提升。
不过,在智能手机进入多摄时代的背景下,单摄多帧融合由于只有一个摄像头的参与,对于画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华为通过XD Fusion 图像引擎技术,带来了“单一焦段多摄融合”流派。华为P40系列可以做到超广角和主摄同时工作,并进行多帧融合,从而增强图像细节。
同样的问题,单一焦段多摄融合技术并未覆盖长焦焦段,也是有些“浪费”镜头与算力的。荣耀Magic3系列则开创了“多主摄全焦段融合”流派。这项技术能够调用全镜头参与,并且实现全焦段融合的计算摄影:高清像素下,彩色主摄与黑白镜头融合;超广角焦段下,彩色主摄与超广角镜头融合;长焦焦段,彩色主摄和长焦镜头融合。
从技术理论角度来看,荣耀Magic3系列的多主摄全焦段融合,能充分利用镜头,捕捉更多的信息,能够更大限度的突破硬件限制,从而带给用户全场景的高清拍摄体验。这不仅符合智能手机多摄镜头的发展大趋势,还是计算摄影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那么,在实际的成像表现中,荣耀Magic3系列到底表现如何呢?它与具备计算摄影顶级水平、“单摄多帧融合”流派的iPhone13相比,真的有优势吗?极果与“水哥”王昱珩联手进行的这次挑战,给了我们答案。
荣耀Magic3系列与iPhone13的成像之战:打破苹果摄影“神话”
本次挑战包括风筝矩阵、剪纸花瓣、米雕文字三大场景,水哥需要根据手机拍摄的影像,找出拥有特殊标记或具有特定内容的图像。
在60个风筝矩阵挑战中,水哥需要找出10个有黑点标记的风筝。水哥通过荣耀Magic3至臻版找到5个标记风筝,通过iPhone13 Pro Max找到7个。在主摄镜头画质成像中,两款机型都表现出顶级的水平,iPhone13 Pro Max的成像更加趋于真实,有助于水哥找到被标记的风筝。
而在剪纸花瓣挑战中,水哥要辨别被轻微剪辑的6张剪纸,并给出其在60个剪纸墙上的坐标。这次的照片为两款手机的0.8X超广角拍摄。最终水哥通过荣耀Magic3至臻版的照片找到5个剪纸坐标;而在iPhone13 Pro Max由于细节模糊缺失则仅找到2个坐标。
这就是荣耀Magic3至臻版的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的优势所在了。iPhone13 Pro Max仅仅是针对超广角镜头采集到的信息进行计算优化。而荣耀Magic3至臻版不仅调用超广角镜头,还拥有彩色主摄获取的信息,通过算法填充像素中间部分细节,带来了更为清晰的画质。这也帮助水哥更容易找发现剪纸的细节区别。
第三组的米雕文字挑战,水哥需要在特定时间内找出54个汉字。两组照片为2.5倍焦段拍摄。荣耀Magic3至臻版的高解析力再次助力水哥高效完成辨认,准确率达到88.9%;而iPhone13 Pro Max的准确率仅为37%,因为画质已经较为模糊了。对于拥有鬼才之眼的水哥来说,荣耀和苹果的不同解析力直接成为影响挑战结果走向的关键。
总体而言,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计算摄影技术能够进入大众视野,多半要归功于苹果。在iPhone11的发布会上,时任苹果营销主管的菲利普・席勒高调表示,“这是计算摄影的疯狂科学”。苹果在宣传时,也重点突出计算摄影的概念。这让消费者对计算摄影的印象,第一时间被苹果所占据。甚至部分消费者有了“神话”苹果计算摄影的现象,认为其技术高不可攀。
iPhone13的计算摄影技术与成像质量,的确是行业顶级,但绝非一骑绝尘。无论是技术角度分析,还是实拍样张比较,荣耀Magic3至臻版都以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做到了比肩,甚至超越iPhone13。业界媒体也普遍认为,“国产手机计算摄影技术超苹果”正在成为现实,荣耀Magic3系列领衔国产高端旗舰影像力崛起。
最后聊两句:
行业共识是,计算摄影,代表了手机影像的下一个五年、十年。在这条赛道上,苹果曾以巨大优势领先,但如今正被以荣耀Magic3系列为代表的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迫近、弯道超车。
更为重要的是,荣耀用实打实的硬技术带给了业界和消费者自信心——苹果,并不是不会被打败的!在堪称残酷是市场竞争中,自信是金子般宝贵的气质。以荣耀领衔,国产手机们拥有自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仅将在技术摄影技术集体超越苹果,更将在其它维度实现突破性的创新。
作者 葛甲
10月11日,在“深度解读国美‘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实施路径——国美零售媒体交流会”上,国美零售宣布与控股股东国美管理订立了为期三年的框架协议,国美管理旗下国美家、共享共建平台、打扮家、安迅物流和国美窖藏等五家公司,将托管至国美零售进行管理,国美零售将从中收取相应管理费,并获得相关公司的股权奖励,优惠购股权和优先购股权等激励。
打造一体化零售生态发展路径
加速“家·生活”战略深化落地
受托管的五家公司,业务属性分别为家装、家居、物流配送、酒业等线下商业场景,此番托管安排重点在于多场景业务线的整合与协同,是对于零售业务的一种提升。相当于国美零售的控股股东,把多个与零售高度相关的业务环节托管给上市公司国美零售旗下统一管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力,最终达到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这对于国美零售上市公司是极好的安排。
零售业早就不是做简单的买卖平台了,这中间涉及太多业务环节,而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有独立发展的能力。
因此在过去一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横向扩张成了主流,各个业务环节都想独立发展并追求规模上的扩张,但各个业务条块相对独立之后也有相当多问题,其中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协同性不够好,相互之间配合上有障碍,而这显然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缩减。
国美零售似乎想得更明白。
在“家·生活”战略获得初步成功的激励下,国美一直都想打造一个全链路、全模式和全零售发展的生态闭环,而将各个与零售相关性较强的环节整合起来协同发展,是个非常理想的路径。但业务整合这种事情,在任何公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涉及到不同公司之间的自有利益、业务方向和资源人员调配等诸多难题。但国美零售不同的是,创始人黄光裕回归并且亲自操刀,不仅提振士气,更为“家·生活”战略的全速推进提供了保障。控股股东把未上市优质资产交给上市公司管理并为之付费,这本身就表明了要把这件事做好的坚决态度。
目前,国美零售线上有“真快乐”APP,线下有国美门店、家服务等,再加上本次托管过来的国美家、共享共建平台、打扮家、安迅物流和国美窖藏五大目标公司,线上线下全场景生态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基础服务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现有业务条块得到良好整合之后,消费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加流畅的一体化服务体验。因为这个业务链条的中心是围绕“家生活”而展开的,与家和生活高度相关的一切消费,都可以在这个闭环中解决。而多业务协同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带来更多的增量流量。本次托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国美“家·生活”战略第二阶段的进一步深化。
六大平台覆盖零售全链路
用户理念至上,聚焦零售主业
从电器到全品类,再到围绕“家·生活”提供服务,多年来国美一直在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不仅前台业务板块蓬勃发展,支撑这些前台业务的后台业务能力也逐步完善,例如云、大数据、供应链和物流。
目前国美将自己的所有业务打造成了“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云和共享共建”六个平台,用以覆盖零售全链路并形成业务闭环。托管协议涉及的五家公司加入进来之后,可以通过协同与这六大平台无缝衔接,扩充六大平台实力的同时,让自身业务获得长足发展。
零售行业需要很多的工具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给用户以更多更好的选择,国美过去十几年尝试了各种新技术形态,每一波新技术热潮都没有错失,最终沉淀成目前这六大平台协同共享的业务形态。可以预想,未来的国美生态,所有加入其中者都将享受到“全场景、全链路、全服务、全模式”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国美相当于构建了一个可以推动整个零售业更好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其采取开放式的发展思路聚焦零售主业,保持了主航道不偏离。
在积极构建零售生态的同时,国美过去几年一直在做业务的上下游延伸,主营业务从卖电器到提供家用、家装、家居以及维修、清洗等家服务,只要是用户有需求的零售可延伸业务都愿意去尝试。
事实也证明,每补足一个商业空白点,国美都能获得相应的增量用户,而当所有的业务环节都集中到一起之后,基于服务的多样性和选择的灵活性,用户总能在国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这个环节获得的增量用户,想象空间非常大。但国美从来都不是一个流量至上的公司,也不会投入大量资源去购买流量,因为这并不是其认可的商业模式。
这一点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中得到了证实。黄光裕对“唯流量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美是靠服务、商品、价格、内容、质量而立足的,只有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由此而来的流量才是真正的流量。这并不是说国美拒绝流量,而是拒绝生拉硬拽而来的低质流量,国美希望通过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来优化消费者体验,进而留住真正的高质量用户。
托管落地彰显国美战略主动性
国美前一段时间发布了共建共享倡议,诚挚邀请合作伙伴携手共创“家·生活”零售生态。如今又将控股股东所属的五家独立公司直接托管给上市公司管理,这势必会给投资者与合作者以极大信心。传递给外界的信号是:国美要尽全力聚焦零售主业,这一切动作看似并不复杂,在资本市场却并不常见,实控人没有一定的魄力、决心和纵横捭阖的能力是实现不了的。黄光裕的回归,给国美带来的战略意义难以估量。
之前那个敢想敢干的国美,又回来了。
国美对托管方案的预期是,3年为上市公司带来万亿流量、百亿平台收入,带动千亿估值增量。这一切能否实现可以拭目以待,但资本市场对该托管方案的表现尤为热情,11日在香港上市的国美零售股价大涨8.86%,交投活跃。
资本市场的反馈最为客观,对一个方案是好是坏往往能做出最迅捷,最准确的判断。股价大涨意味着市场认可国美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信国美零售的长远发展利益是得到保障的。当前的国美,既不像苏宁,也不像阿里,执着地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未必适合别人,但却是国美的最佳选择。
作者 葛甲